不對,難道他就不擔心自己會捨命一搏,拼個魚死網破?
李世民能打下天下,南征百戰無往而不利,自然是聰慧無比,他很快想出了對方計劃中唯一的破綻,那就是他的性格。
李世民是一個敢於冒險,敢於搏命的人,否則他也不會毅然進行玄武門之變,昔年打仗時,更不會頻頻去前線充當斥候。
他既看出了對方的陰謀,就不缺乏捨命一搏的勇氣,因為他知道,一味妥協,就好比溫水煮青蛙,只能慢慢被蠶食殆盡。
突然,李世民想起了先前李元吉的所作所為,他心中靈光一閃,一切都似乎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摩羅教猜到了他有可能會不顧一切拼個魚死網破,於是便以李元吉為棋子,企圖李代桃僵,悄無聲息地將他給替換掉。
而後摩訶再高調進入京城,透過求雨,順理成章地獲得民望,成為國師,如此便能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李唐政權,讓新生的大唐淪為傀儡!
如此一來,真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就算後面再有人察覺到,也已經晚了。
一念及此,李世民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現在無比慶幸,還好太沖橫空出世,在短短數日內就查清了失目桉,斬殺了齊王,破壞了摩羅教的謀劃。
而李元吉死後,摩羅教並沒有停止計劃,摩訶還是進京了,想要借民心逼他就範,賭上一賭。
“諸位道長,朕自登基以來,便尊崇道教,修繕道觀,廣結方外之士,如今國難當頭,強賊相逼,不知哪位道長能夠出手求雨,替朕一解燃眉之急?”
李世民望向那些道人,眼中露出一絲期盼。
此時此刻,就算殺了摩訶都無濟於事,必須要儘快求來一場大雨,好讓長安的百姓知道,剛剛摩訶所言,不過是危言聳聽。
如此民心才可安定!
他沒有去問李道玄,因為現在李道玄的狀態很特殊,已被那位娘娘“上身”,李世民不知道那位娘娘對自己是什麼態度,願不願意如太沖一般對自己傾力相助。
故而他只能先出言試探。
玄都觀掌教洞陽子常受皇恩,雖沒有把握,卻第一個站了出來,道:“陛下,臣願一試!”
他走到高臺之上,上面早已佈置好了法壇、糯米、黃符、香燭等物,以供求雨之需。
洞陽子手執桃木劍,披髮踏罡,口中唸唸有詞。
片刻後,他木劍一指,灑下一把糯米,道:“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