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五年四月,蘇南丞再度辭讓了禪讓的事。
與此同時,南北耕種基本完畢,新的國策已經漸漸推行開。
各地執行平穩,北方邊關如今也在修葺。玉門關和鎮天關都在緊鑼密鼓的修葺。
國家財政緊張,不過工程還是要繼續。
費鳩領兵駐紮在了玉門關,終於實現了心中夙願。
只是可憐胡將軍沒能救治過來,終究還是死了。
蘇南丞親自帶人去城外百里接他的棺槨,又穿白,扶靈回京。
聶將軍也要回京休養,原本錦山關的隊伍,如今是聶將軍的下屬張將軍帶領,蘇南丞也派去了文虎和幾個其他的將軍。
收回來的逐州亭州也沒耽誤今年的春耕,蘇南丞也下了令,不許歧視留在城中原本的北夷人。
他們如今已經是大元人。
兩三代下來,他們也就融入了大元。
北夷人再度提起了公主和親的事,並且隆重的將榮安太后的冊封禮辦了。
時隔多年,蘇嬌月終於能寫了親筆信回京。
這些年,有蘇南丞和豐氏的照顧,她的姨娘劉氏依舊健在,並且身子還不錯。
她的信送回京城,真正激動到瘋狂的,其實只有劉氏。
其他人大概都是感慨,卻沒有太激動。
如今的蘇嬌月對於蘇家,對於蘇南丞,已經不光是一個親人。更有許多的代表意義。
也因此,她母親在蘇家的地位上升,如今就算是不用蘇南丞照顧,自然也沒人虧待了她。
元順五年六月,皇帝第三次正式提出禪讓。群臣也都紛紛勸進。
這一次,蘇南丞終於答應了。
在這之前,整個京畿的軍隊都已經重組,至少可以確保蘇南丞踏出那一步後,不會生亂。
京城中,城防營,步兵營,羽林衛全都在他的手中。
早就過了好幾遍篩子。
蘇大將軍,定襄公,輔政大臣蘇南丞,終於踏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
坐在了萬人敬仰的龍椅上。
因為是和平演變,所以明面上沒有血腥與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