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光明磊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光明磊落 (1 / 3)

在一堆案牘中,所有與西路有關的情報都被整理了出來,放在了狄阿鳥的面前。這些情報像是很多的觸角,隨著尾須延伸出去,使得狄阿鳥心思清晰,脈絡明朗起來。他不動聲色地批閱……窗外白雪紛飛,天籟繚繞。

突然,他“嘖”地一聲擱筆。

當年他和郭嘉搭出來的三方協議的框架,像流水一樣在心田呈現。

眼下的三方協議,就像就地打了個死結。

他清醒地發現,三方圍繞著“三方協議”的談判不只是談不攏,而是沒有談。

朝廷覺得與東夏的交戰致使拓跋氏得到蠱惑人心的機會,拓跋氏趁機作亂,是要與東夏穿著一條褲子,所謂拿“三方協議”要求協商,只是一場政治訛詐。而拓跋氏則是因為擔保方和敵方打起來了,敵方之前的承諾得不到保證,拓跋曉曉乃至拓跋氏宗族擔心自身安危,再加上靖康與東夏交戰之際,靖康怕陳州生亂,將拓跋氏的護民官紛紛除職,於是拓跋氏被迫先下手為強;現在,東夏?是剛剛在與中原朝廷的戰爭中獲勝,已經在議和中獲取想要的結果,反而最希望三方協議回到它原本的樣子……也就是說,靖康朝廷假想東夏是敵人,是背後的推手,拓跋氏假想東夏是盟友。倘若三方坐在一起,能夠心平氣和互相取信,未必不能談出較好的結果,恢復到之前的模樣也不是沒有可能……卻根本沒有機會坐下來好好談一場,更沒有誰在真心談判?

收復陳州時,之所以同意三方協議,是忌憚東夏,是想盡快安定陳州作出的權宜,所謂的護民官,自古未曾有,你讓朝廷老老實實認?不可能。拓跋氏百姓希望安定,希望獲得平等地位,護民官就是他們信任朝廷的基礎,更何況拓跋氏的宗族、貴族別有心思?如果說真有希望真正談判的一方,也只是東夏。

然而東夏就一定堅持談判嗎?

靖康朝廷向自己開戰,陳州拓跋氏是要站在東夏一邊的,起兵響應東夏!你若按著他拓跋氏逼他談判,是忘義之舉麼?而如果你按著朝廷,讓拓跋氏重新割據,你所作所為又符合雍室大義嗎?

狄阿鳥給出的底線是不出兵。

李虎選擇義助陳州百姓。

而拓跋氏百姓在意的是什麼呢?

是不是要見一見拓跋曉曉?

之所以不見他,是怕他拿道義要挾,可是不見他,怎麼知道很多的事情的源頭是不是來自於他?

他站起來,大步流星走出去,宣佈說:“備馬。孤要前去高奴!”

大雪,輕騎,說走就走。

騎士們懵了。

家裡的人像是聽錯了。

但這就是東夏王,一如既往地果斷。

高奴?

早想再去了。

那是一段難忘的歲月。

那是曾經為愛弟謀來的棲身之所。

高奴又回到東夏,愛弟卻不知所終,他在這大雪紛飛的天氣,在哪流浪呢?他那幾十騎冷嗎?受凍嗎?吃得飽嗎?心裡苦嗎?

它還望著雕陰,望著那個讓自己充滿著情感和飲恨的地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