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阿鳥的嘲諷表情在一瞬間收斂了。之前,他根本沒明白健布是在找自辱,一是對席位安排的反駁——你們自己安排的嘛,二是問戰功,我東夏將士輸人呢還是輸陣呢,為何不敢自舉自傲?卻根本不曾想到健布只是借他東夏抨擊自己軍的不公正現象。現在,這位老人又一次贏得了狄阿鳥的敬重。
不,絕不是老將軍在倚老賣老。
如果不是在原朝廷呆過,狄阿鳥是不會明白這裡頭的道道。
得罪人這個事情很可怕,得罪一個門閥更可怕,門閥全部開罪完,那就是全士族的公敵。
狄阿鳥在武縣打了一仗,其情可原,又是戰勝而降,皇帝力保,為何致使一些人膽敢拉出軍隊,在長月大街上圍追堵截?
他們認為皇帝默許嗎?
他們蔑視皇權嗎?
不全是。
他們覺得狄阿鳥真的十惡不赦嗎?恐怕也不全是。狄阿鳥當時的所作所為,已經很寬大了,戰俘不殺,百姓不擾,為何乃至到現在,上層士林還在拼命醜化?說狄阿鳥目不識丁,說他好色如命,屢屢犯上,殺人如麻。究其背後的原因,就是他開罪了眾多的門閥,尤其是對竇氏進行了毀滅式的用兵。
健布是戰功赫赫,位居大將軍數年,不少能征善戰的將領出自其門下,但是得罪門閥能給他帶來什麼?
會有人攻擊他打仗瞎指揮。
會有人攻擊他用人不當。
會有人攻擊他不敬當今皇帝。
會有人攻擊他也吃空餉。
會有人攻擊他也殺良冒功。
甚至把一些部下的事兒牽扯到他身上。
更會有人寫書譏諷他的言行,嘲弄他肩膀上站著一隻大公雞,到長月東市叫賣。
健布在行為上端正,也許不怕,但他健氏呢?
也許正府考評,永遠不給他們家子孫好評,也許他們一族行事上要是有一絲偏差,就有一大堆門閥羅織罪名,頃刻就逼著他大義滅親,也許他健布的孫子,將來一出門就寸步難行。
狄阿鳥相信,當年健布在軍亂棍打死一子,就是太過得罪人,被人逼的。
你有了小錯,眾人說情;你有了小錯,你仇人跟人說你的不是;你有了小錯,門閥發難,數十人發力,天下人炒作,三種情況,定是三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狄阿鳥甚至還相信,這幾年健布用兵,幾乎沒有大的成就,也和他對門閥的大膽開罪有關係。
作為仇敵。
狄阿鳥專門琢磨過健布的用兵和他本人的戰例。健布的用兵特點就是善襲,抓持戰機極為精準。
除了當年潼關一戰屬於被迫用兵,一敗塗地之外,即便和拓跋巍巍作戰,他也成功奇襲過,拓跋巍巍是靠多地轉戰才把他拖垮的。從結果上看,似乎健布輸了,而實際上雙方極為不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