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士兵還在休息,陳國打算他們休息完,再讓他們替換進攻狄阿鳥的營地,歡都卻突然殺到了跟前。
陳國雖然來三萬軍隊,人數上佔優勢,但是阿鳥領**千人殺回來以後,他們的兵力在佈置上好不到哪去。三萬人,派去五千人接應土扈特人過王河,被正好回師的狄阿鳥給碰到,因為雙方是突然相遇,這支陳**隊也一樣發揮不出來,被擊潰了,被擊潰了之後,本來可以休整再戰,但害怕讓東夏人及時回師縣城,一路糾纏。東夏不好過,他們更不好過,人數死傷多少不論,最後只有千把人跟來跟去,想必也不成建制。狄阿鳥帶著軍隊接近,拓跋曉曉帶著同樣的心裡作戰,希望把他們攔住,說不定還可以前後夾擊,結果一萬人左右被擊敗,需要從容收整。
減去這些軍隊,減去他們輪番攻城的軍隊,陳軍也已經無兵可用。
不是拓跋巍巍的怒火不夠,能夠讓狄阿鳥在身邊從容紮營,而是陳軍也是筋疲力盡。
三千高顯騎兵出城,掐到點上了。
歡都帶著數百人趟到攻城計程車兵陣營裡,局勢就是一片大亂。
好在他們都是陳軍之的精銳,還能迎頭作戰,不然幾衝能蕩散乾淨。緊接著,狄黑虎和其它兩個千夫長一起,帶一千多兵馬來接應狄阿鳥的,找找不到,只好哪裡陳軍軍隊多,撲去哪兒。
這個辦法還真摸了個準,正好打在攻打狄阿鳥營地陳軍的背後。
隨著交戰,天很快就黑了。
到處都是陷入混戰的陳國士兵。
狄阿鳥立刻想到要呼應一番。
他知道布敖剛剛頒令,讓軍府將士休整,而軍府將士確實太過疲憊,不能捧場,就只點了衛隊,以及府兵韓英幾個看起來有精力的人,反覆叮囑布敖說:“外面就是我們來接應我們的兵馬,我們殺出去作個呼應,既然將士疲憊,你不要再動,也不要管外頭,好好歇一歇,夜裡再動用將士。”
布敖點了點頭,卻不支援他殺出去的,一瞄韓英,要求說:“讓韓英帶人殺出去就行了,你是大王呀,這天都黑了,殺到外頭一片混戰,兇險莫測,讓你養子服勞就好了,到哪也說得過去。”
韓英也想自告奮勇。
狄阿鳥笑道:“正因為孤是大王,不知道外面的情況怎麼指揮作戰?你等在這裡,孤殺出去,如果和他們匯合,就直接回城。這下你總放心了吧。”
旁邊旗軍將領自告奮勇,非要用旗軍馬隊反撲一番,掩護狄阿鳥一程。
布敖這就放行。
他們殺出去,布敖的第一句卻是說:“大王若順利回城,我也就不再畏手畏腳的了,好好讓陳國人好好見識我們東夏兵馬。”
他說的倒是實話。
雖然狄阿鳥對戰術上干涉很少,可是兵打完了,跑遠了,皆置狄阿鳥於兇險之。
爬上來的主薄和幾個將領一起往外看,紛紛說:“是呀。一直縛手縛腳,不敢作大戰。”
他們回過頭來,發現北方捲起一道火龍,知道土扈特人的兵馬也上來了,心情卻又立刻沉重下去。
陳軍營地,不時便是一臉血汙的將士來通報訊息。
拓跋巍巍披上盔甲,在他的帳篷裡霍霍亂走。因為這次征戰,需要連番奔襲,他的大仗裡並沒有幾個謀臣,只有範國師一個坐著,因為精力不濟,一臉萎靡,而每當一則不好的訊息傳到,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沉重的心裡壓力。拓跋巍巍心裡明瞭,反覆勸他回去休息,勸不回去,就一聲令下,找人護送。
將國師送走,拓跋巍巍也扶到自己的腦門上。
東夏兵到處亂躥,陳國陷入混亂,歸根結底,還是身邊的這個敵人的營地扎的不是地方,自己又急於將他們打走或者殲滅,否則一兩千騎兵出城呼應,何至於士卒馳亂?為什麼會有這麼膽大的將領呢?
誰出來打仗,傍著敵人紮營過?
也是趕巧了。
要不是天剛剛黑,士卒們還來不及點亮火把,還來不及適應黑暗,也不至於這麼混亂,畢竟這都是陳國的精銳軍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