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渾快速奪佔了金花屯,但他卻不知道,拓跋阿爾蔑就在金花屯。此時,數十個巴牙正拖著拓跋阿爾蔑和幾個陳國貴族,在一道通往北邊野地的小路上奔跑,在他們身後,因為跑不動,還趴著一個女子拍地嚎呼。
東夏後續軍隊陸續上來。
梁大壯也過了河,指揮軍隊往金花屯方向進軍,聽說金花屯已經被李思渾搶佔,就派出東西防禦的人馬,掉頭回來,掛發訊號。
隨著幾朵煙花在空中冉冉升起,西路行轅的參士們一片安靜。
這不是一切順利的訊號,而是一切順利之後,又是三個一切順利。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一個參士說:“梁大壯將軍一氣放了三個一切順利,定是太過順利,讓我們追加兵馬,隔斷敵軍。大王本來還打算在一兩天內完成,沒想到頭一晚,就離分割敵人不遠了,我們第一時間派遣第二梯隊兵馬過河,還是先通報大王?”於是,又有參士說:“既然鑽了敵人的空子,機會轉瞬即逝,還是趕緊以西路行轅的命令,追加軍隊,擴大戰果。只是……追加多少?”
他沒再往下說,盯著作為副總戎的吳班。吳班點了點頭,他要求說:“先追加兩個軍府一個旗軍,這時追加越多越好,可以我的兵符,只能再調動這麼多軍隊,還是飛馬急報大王,讓他回來坐鎮。”
突然,一個聲音傳了出來,斬釘截鐵地說:“不。追加四到五個軍府,八到十個旗軍,總兵力要接近、達到十萬之數。”
眾人轉過臉去,一名高大的騎士鐵鑄的一樣站在那兒。他說得如此斬釘截鐵,竟沒有半絲猶豫和遲疑,好像都不需要想一想。
眾人很快辨認出來,與牛六斤調換帥位的狄阿孝終於趕到。
有他在,兵力調動上再無問題,只是他剛剛趕到,一直都在路上,應該根本不知道情況才對,難道不需要詢問一番?眾人心裡犯著嘀咕,有人都連忙主動上前,要去給他講解戰場的情況。狄阿孝卻一擺手,當場回絕說:“現在不是你們給我講解的時候,事不宜遲,立刻拿軍文,由我簽發。”
吳班從一側走來,盯著他在火光下露出的側臉,如刀削一樣堅毅,心裡竟冒出一個念頭:“怪不得換他來坐鎮。”
狄阿孝還抓著一把重劍,上了座椅,“噹啷”一聲,把劍靠在椅子上,命令說:“把河岸上的機動兵力組織好,避免敵人從其它河段組織突圍。”他掃過還在發愣的參士們,抓開盔甲的肩扣,解釋說:“不要認為我什麼也不清楚,下了命令反悔,既然是分割敵軍,上去的兵力就要與任何一邊的敵軍兵力相當,這還要思索嗎。阿哥他可以考慮傷亡,但是作為一介將領,我們只求戰勝。”
他又命令說:“全部輕裝渡河,讓梁大壯接應。接下來動用旗兵,再架設十餘浮橋,再運送補給和軍輜。天亮之後,我還會請示阿哥,再次追加兵力,儘快配合牛六斤,開始聚殲東部之敵。作戰要一鼓作氣,讓敵人喘不過氣,困殺敵人也許會減少傷亡,但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一個參士猶豫了,輕聲說:“可是大王對傷亡數量下了限定呀。”
吳班打斷說:“元帥說得對。相比於傷亡數量,大王要七天結束高奴周邊的戰事,時間對我們來說更重要,我們並不知道拓跋巍巍什麼時候領著大軍上來,一旦時間拖後,這裡傷亡少,靈武呢?你們要知道,為了碾壓敵人的意志,大王把我、尉遲秉這些本來守衛靈武的軍隊全用到西線上了。”
他反問:“拓跋巍巍要是率大軍提前到來怎麼辦?靈武是空城呀。”
眾人不再多說,立刻各奔東西,一團忙碌。
狄阿孝口氣變得溫和了,看向吳班說:“讓人給我弄點吃的吧。阿哥臨戰換將,也不怕兵家大忌?害得我餓得前胸貼後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