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他就陣兵二萬,隨後足足又調集兩萬上來,這再要兵,追加的軍隊數量已經往十萬數。
大概陳國的將領們都感同身受,不肯讓東夏的軍隊扎住腳,紛紛起兵來援。
過了青化灘,雖然開闊,但陳國的軍隊最後還是將之鋪滿。
這樣一來,儘管手裡還有二十多萬軍隊,拓跋黑雲也已經感到兵力不夠用的,高奴城要留軍隊看著,沿河要佈置軍隊。
上午,試探完東夏的包圍圈,他還第一時間抽調出一支數萬的軍隊,想要先一步打通上郡,為自己開闢一條撤兵逃亡的道路。
這樣分配下來,手中兵力捉襟見肘。
趕來援助的生力軍也有河沿上挪來的,他也不再怪罪,如果青化灘被突破,守河沿還有什麼意義,畢竟河沿隔一條河,輸送兵力慢,難以立住腳。
東夏的軍隊仍在衝陣,陳國軍隊不斷敗退,敗退下來,各個將領又把他們收勒住,再陣到後頭去。
不與東夏打仗,拓跋黑雲感受不到東夏軍旅的強勁。
當日他輕視野利有信,現在他相信野利有信的魂魄一定掛在上空中看他。他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整個大軍感同身受,困獸猶鬥,不肯逃走,這般猛烈的攻勢已經將陳國給打敗了,再多的軍隊都打敗了,遊牧人都是這樣的,被打敗了再匯聚,匯聚起來再上去遊鬥,但是這個時候,陳國的將士應該都知道,他們如果一敗,怕是東夏兵就進來了,所以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韌性。
不被這麼逼著打,不牽扯到無路可逃,陳國軍隊不會變成瘋狂慘叫拼命的狼。
但這樣打下去仍是不行。
河沿上的東夏軍隊會不會過河?
拓跋黑雲用刀尖錐著自己讓自己冷靜。
他抬起頭,見天色已經不早,就快黑了下來,便寄希望於天黑,天黑了,東夏兵終要收斂攻勢,河對面的也未必敢過河。
他不斷召集將領,鼓舞將領們說:“頂到天黑。頂到天黑我們就贏了。”
時間過得極為漫長。
天終於黑了,他鬆了一口氣,卻是有個將領纏得臉都不見了,哭一樣跑來告訴他:“元帥。黑雲元帥。東夏兵還不撤。”
拓跋黑雲一抬頭,毛髮倒豎起來,還不撤?
還不撤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