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第一卷 西征關山金鼓透 雍都自古王中心 八十八節 報喜索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西征關山金鼓透 雍都自古王中心 八十八節 報喜索喜 (1 / 2)

張懷玉的奏書抵達長月,東夏的聲勢也已經造了起來。

如果說前頭還是猜測,則後面就是證實。

這一戰,六十萬軍隊只是保守的先期數字,皇帝也把靖康舉國的國運壓到上頭,他整夜整夜的不能安寢,要求戰報隨時到隨時傳,而戰報幾乎每個時辰都有抵達,好的,壞的,他也就每時每刻都處在喜悅和憤怒當中,開戰已經月餘,每天都這樣兒,無疑對他的身體是一種極大的折磨。

他不安生,皇后也不安生,皇后勸是勸不住,只好反覆問寢,叮囑太醫院,盯著御膳房給他進補,生怕他春秋之年一病二災的。

他卻頂得住,除了前日偶感風寒,有一點點咳嗽之外,也只是顯得有些消瘦,而且精神更是熠熠。

讀完張懷玉的奏報,他沉思著,緩緩將硃筆提到奏書上方。

正要下筆,寫上讓張懷玉進一步關注事態的話,大長秋帶了幾個宦官,後面還跟著當值的幾名中書舍人,輪值的幾個丞相相公,他們都是摟著前衣,一路小跑,還沒到,大嗓門的宦官就驚喜交加地喊唱:“陛下。東夏國的喜報已送達京城。東夏王狄飛驚向我王陛下奏報,東夏一國傾全國之力,圍住了陳朝三十萬大軍……”皇帝明黃龍袍下胸口猛然凹起,又慢慢地平復上來,可見這一口氣的深長。

皇帝終於猛地一拍龍案,喜形於色,叫了聲好,自己則站起來,緩緩走了出來。

眾人在廊下拜見。

皇帝心情雖然不錯,卻是說:“前日諸卿還為東夏是否履約憂慮,沒想到率先大打出手的反倒是人家。”

眾人連忙稱是。

皇帝卻是又說:“每日軍報喜憂參半,國中諸將並沒有傳來多少振奮人心的訊息,反倒是外藩……”他掃了一眼,見有人捧著一封奏書,略一示意,知道是狄阿鳥的,就要求說:“念。”

宦官當眾唱唸:“大聖皇帝陛下,恭折仰祈聖聽,臣婿阿鳥拜謁頓首……”一大堆臭長的格式體,皇帝已經不耐煩了,輕聲問道:“他狄阿鳥何時學會上奏體格?該省了省掉,直接念後面的內容。”

這確實不是狄阿鳥的原文。

稽核文書的臣子們嫌他歷來上書野路子出身,謄抄的時候給他加套了若干,宦官自認為自己擇不到原文,略一猶豫,求助於身邊的舍人,舍人便站起來接過書信,上下瞄幾眼,念道:“臣阿鳥自與皇帝約,不敢背忘,然而陳國勢大,東征途遠,不敢輕動,害上邦朝野繫心,請走愛子,大不該……”

一句話,皇帝就有點臉紅。

這不過是個作為開始的敘述,接下來才是重點:“臣立國以來,屢受上邦資助,受皇帝陛下關念,豈敢不思報效?況臣及臣之國,皆道義為先,性命其後,得悉陳賊妄奪高奴,乃親擊之,賊日益增兵,臣亦發國中十五以上,六十一以下丁,壯婦女子,唯奮力一戰,以圖報效……既若是,可容臣津津樂道,上書與皇帝語,皇帝待臣一,臣還之十,皇帝厚待於臣,收之成效矣。”

一名相公立刻打斷說:“得意忘形,無禮至極。”

皇帝笑笑,並不放在心上。

他狄阿鳥拿出全國男女上陣,嘚瑟一回又有何妨,何況人家不含惡意,只是在說:皇帝你對我好,我十倍還你。當年你厚待我,今天得到收益了吧。看起來是無禮,實際上也是一種高帽子。

若是天下士林議論,人們豈不是會說:“皇帝有識人之明呀。當年那東夏王,皇帝看準了,你看看,人家拿出幾十萬人為皇帝打仗……”

皇帝想了一下問:“朕要怎麼賞他?”

眾人面面相覷。

拿出幾十萬人準備聚殲敵人,勝了,怎麼賞?敗了,國內死了一地,怎麼賞?功勞太大,都無可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