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清傾城皇后> 第四十八章 戰功顯赫的平西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戰功顯赫的平西王 (1 / 2)

“總舵主,這醜道士.....,這玉機真人為何如此恐怖,到底是何種境界,不是傳說他已經被清廷處死了嗎?”,天地會大長老此刻只感覺渾身冷汗直冒,把全身的衣服都流溼透了。

“據說到了大宗師境界,便可以將內力轉化為煞氣,透過煞氣掌控周圍,調動四周的任何物質,乃至空氣,這玉機道長估計已經到了大宗師巔峰境界了!”陳近南長嘆一聲道。

此刻的陳近南情緒極其低落,內心深處泛起一股英雄末路,無處話淒涼的心情。

陳近南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功夫非常自信。

他身為宗師巔峰的高手,在這世上也算鮮有敵手,就算是少林、嵩山的掌門出手,陳近南相信自己即使不勝,也至少能抵抗五十招以後才能決出勝負。

這麼多年來,陳近南也確實未有敗績。

正因為如此,即使這反清復明前路渺茫,陳近南也是逆難而上,從未喪失信心,一腔英雄熱血,從未冷卻。

而今天面對玉機真人。居然連出手交戰的資格都沒有,讓驕傲自負的陳近南如何不洩氣。

“這清廷居然還有玉機真人如此高手相助,看來這大清大勢已成,反清復明,前路渺茫,好在本次玉機真人施展絕世功法,本舵主有所領悟,這就回總舵閉關兩個月,本舵主發誓要突破那宗師巔峰的禁錮”。陳近南重拾破碎的信心,手握拳頭道。

。。。。。。。

。。。。。。。

不說陳近南等人,再說說吳三桂。

吳三桂出生於1612年6月8日,字長伯,遼東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縣)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明末清初政治、軍事人物,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

出身將門,善於騎射。崇禎年間考中武舉,憑藉門蔭,授都督指揮。屢立戰功,累遷寧遠團練總兵。崇禎十七年(1644年)歸降大清,參加山海關大戰,大敗李自成,跟隨清軍入關,受封平西王。此後平定農民起義,攻城略地,戰功顯赫。

出身於遼西將門世家,自幼習武,善於騎射。其父親吳襄耳聞目睹了明朝在天啟二年(1622年)如何在廣寧之戰中失利,遼東經略熊廷弼如何被傳首九邊,遼東巡撫王化貞如何下獄而死。吳三桂父親吳襄奉旨調進北京,娶了祖大壽的妹妹為續絃。祖大壽是世居遼西的望族,吳襄成為祖大壽的妹夫,吳三桂成了祖大壽的外甥。祖、吳兩家的聯姻,使吳襄、吳三桂父子找到了堅強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勢力更加壯大。吳三桂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等的教誨和影響下,既學文,又學武,不到二十歲就考中武舉,從此跟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崇禎二年(1629年),清太宗皇太極親率五、六萬大軍,避開明朝構築的寧錦防線,繞道蒙古直趨北京,史稱“己巳之變”。面對來勢兇猛的清軍,朝野非議頗多,又恰逢皇太極設計反間,生性多疑的崇禎將袁崇煥逮捕入獄。關寧軍入衛以來受到不公正待遇已久:連獲廣渠門、左安門二捷,卻仍被當作奸細謾罵,在城壕露宿半月,京營從城上扔磚砸死三人,選鋒出城砍死六人,巡夜兵丁被殺或勒索,等到袁崇煥蒙冤,眾將士已是心灰意冷,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竟不聽祖大壽號令,徑自向東奔去。崇禎四年(1631年)的大淩河之戰中,團練總兵吳襄率馬步四萬餘往援大淩河城(今遼寧凌海)祖大壽,結果吳襄臨陣逃脫,被削職。

崇禎五年(1632年)六月,為平息山東登州(今山東省蓬萊市)參將孔有德等兵變,吳襄隨副將祖大弼出征山東,最後孔有德從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後金,而吳襄恢復了總兵職務。隨著吳襄官復原職,吳三桂也在當年任遊擊,時年20歲。崇禎八年(1635年),吳三桂被擢為前鋒右營參將,時年23歲。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任前鋒右營副將,相當於副總兵,時年26歲。崇禎十二年(1639年),薊遼總督洪承疇、遼東巡撫方一藻、總督關寧兩鎮御馬監太監高起潛,報請朝廷批准,吳三桂被擢為寧遠團練總兵,時年27歲。

崇禎十三年(1640年),明軍與清軍在杏山(今遼寧錦縣杏山)附近的夾馬山一帶發生了一場遭遇戰。吳三桂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出了其高超的戰鬥技能,拼命衝殺,與清軍血戰,但因清軍勇猛異常,最終以雙方互有傷亡收場。崇禎十四年(1641年)初,清軍逐漸形成對錦州的包圍之勢。薊遼總督洪承疇與遼東巡撫丘民仰、吳三桂等再三商酌,決定冒險向錦州、松山、杏山三城運米。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壽在盛京收到吳三桂的來信,祖大壽將來信轉交皇太極,皇太極回通道:“爾遣使遺爾舅祖總兵書,朕已洞悉。將軍之心,猶豫未決。朕恐將軍失次機會,殊可惜耳。”吳三桂在動搖中,雖然沒有降清,但是已經給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後路。春天,吳三桂奉命入關,馳援京師,抵禦第五次迂道入塞的清軍。行軍遲緩,到達時清軍已退,但是崇禎還是很器重他,感謝他來北京勤王。五月十五日,崇禎帝在武英殿宴請來勤王的吳三桂等,賜吳三桂尚方寶劍。九月,清軍繞過寧遠,打下後所,前屯衛,中前所,前後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吳三桂的寧遠,成為山海關外一座孤城,已經失去戰略意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