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剛才說路線什麼的,是怎麼回事,我來給你們參謀參謀。”厲清源站起身來,一把攬住凌嫣然的腰肢,問道。
“年關越來越近了,我就準備去貧困山區送些補給,給貧困戶一些幫助,我們準備從臨安出發一路帶著物資向滇黔兩省進發。這一路經歷五省之地,我怕在元旦年會前趕不回來。”
“因此夜月就建議你少走一些貧困山區,直接前往滇黔兩省,是吧!其實這樣也可以,從臨安直接南下從柯城轉道前往贛省饒州,省卻皖省不就少了一個去處了嗎?”
“可關鍵是皖省有許多貧困山區,比贛省還多。”凌嫣然提醒道。
“所以說啊,你的目的有問題,你明知道在贛、皖兩省有這麼多貧困山區,何必捨近求遠一定要去滇黔兩省呢?不管到哪裡扶貧救助都是一樣的,都是我們的同胞,滇黔兩地就讓更靠近他們的粵省慈善機構去處理好了!”厲清源不知道自己的開解有沒有用,但道理就是這樣的,希望她能想通。
關夜月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很是贊同他的想法,道:“清源說得有理,我們連自己周邊都照顧不過來,沒必要千里迢迢趕往滇黔,把時間浪費在路途上。”
見厲清源和關夜月兩人都這麼說,凌嫣然便不再糾結,為這事去鑽牛角尖沒有必要,“就招照你們說得辦,我重新規劃一下路線,明天就出發。”
“這就對嘍,反正我也不想在工地裡待著,就陪你一起走一趟吧。”
次日清晨,二十輛重卡外加厲清源臨時租借的五輛越野車,踏上扶貧救助的征程。
按照凌嫣然規劃的路線,他們先是一路北上前往皖省北大門龍城,龍城地處江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是國家級的貧苦縣,全縣有一百來萬人口,其中有80多個貧困鄉村
臨安道龍城的距離大約700多公里,車隊從早上8點鐘出發到達龍城已經是傍晚6點多,再想要去上門走訪已經不太現實,厲清源便找了一家頗為便宜的賓館住了下來。
住宿在廉價的賓館裡並不是厲清源的本意,然而這次出行花費的是基金會的資金,為了防止有人拿基金會資金使用事項做文章,他唯有能省則省。
在一宿80元的標準雙人房窩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厲清源帶人來到龍城縣扶貧辦,找來負責人帶領他們前往距離龍城縣城20公里外名叫駱駝灣村的小村落,這個村落是龍城縣轄下最典型的特困村,全村600號人有450名貧困戶,村民年均收入不足500元。
沿村村路兩旁具是低矮破舊的土房,石塊壘起的圍牆上,靠著一捆捆用來燒火取暖的秸稈,寒風吹來,“嘩嘩”作響。
村路蜿蜒曲折,不到兩米寬的土路上中間有兩道深深地轍痕,所幸冬季少雨,若是在雨季這裡的土路肯定泥濘不堪。
重型卡車已經無法穿行到這裡,只能停在一里外的公路旁,厲清源一行人駕著越野車來到村邊,向這裡的村民借了幾輛板車往返裝載物資。
駱駝灣村村長唐宗品迎了上來,堆著滿臉乾瘦褶皺的黝黑笑容,招呼道:“張主任你來啦!”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包黃山香菸,小心翼翼的拆了開來,摞出兩根遞了上來,龍城扶貧辦張主任也不客氣接了一根,捂著火點上。
張新平跟唐宗品是老熟人了,他一年到頭沒少往駱駝灣村跑,村裡的收入如何他一清二楚,這四塊五一包的藍一品黃山已經是唐宗品能拿得出手的最好招待了。
張新平吸了一口煙,鼻孔噴出兩條白鏈,樂呵呵道:“老唐,今天我是開門喜迎貴客,這兩位是從錢江省那邊過來的扶貧基金會負責人,他們不遠千里來到你們村送物資來了。”
唐宗品眼冒精光,趕緊湊上前來,雙手握著厲清源,說道:“太感謝你們了,這裡不是說話的地兒,先到我屋裡避避風吧,這大冷的天辛苦你們了。”
走進唐宗品家,一張土炕佔去半間屋子,炕上擺著一個取暖的火盆。餘下半間,就放著兩個櫃櫥和一張桌子,其餘再無他物。
凌嫣然鼻頭泛酸,與唐宗品的家境相比,自己往時的生活可以說是活在了天堂。
唐宗品扒拉了一下土坑上的雜物,騰出一塊空位,搓了搓手,黝黑的臉頰上帶著一絲臊意,道:“這土坑今兒早上已經熄了火,有點涼你們先坐,我去外頭添把火。”
厲清源一把扯住轉身準備出門的唐宗品,回道:“唐大爺就不要忙活了,我們坐不了一會兒,等把車上的物資卸下來,我們發一發,還要往其他地方去呢!”
“那真是麻煩你們了!”
“不麻煩,唐大爺你去村裡把特困戶喊一喊,去村頭領東西吧,這裡路窄不好往村裡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