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熙文在黃塘鎮不僅僅只呆了兩天。
死了的村民得給予撫卹,失去了壯年勞動力的家庭得納入貧困人口名冊,他一直在忙著,直到吏部派下來的新的縣令就任,直到這位叫湯從明的年僅二十來歲的新縣令來到黃塘鎮。
與湯縣令同來的還有司馬韜。
當司馬韜抵達下山村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崩潰的——太難了!
這山路太難走了!
這裡面的飲食實在太差太差了!
喝著白米粥,司馬韜抬眼看向了燕熙文,燕熙文吃得挺香的,這位相爺倒是能夠入鄉隨俗,居然在這裡面生活了月餘的時間。
“吃吧,這裡面就這條件,你得這樣想,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窮山溝裡,他們甚至連白米粥都吃不上,人家不同樣過來了?”
燕熙文夾了一筷子蘿蔔絲又道:“這人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若是真落在了這樣的地步,為了活下去,吃草根啃樹皮也得受著。”
“所以將你叫進來,就是讓你親眼看看這裡的情況,咱們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改善這地方的生存狀況麼?”
司馬韜能怎麼說呢?
按照他內心的想法,他肯定是不願意在這地方投入一文錢的,因為極有可能肉包子打狗。
雖然越山兩道的吏治得到了徹底的清洗,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換血,新上任的這些官員恐怕是不會再敢弄那些歪門邪道的東西,但投資不僅僅是要考慮政治環境,這地理環境也很重要啊!
“出雲山那麼高,只能肩挑背扛,連騾馬都無法行走……燕相,咱說句實在話,若不是因為你……”
司馬韜喝了一口粥,太寡淡,他放下了筷子。
“這山這麼大,呆會給我幾個人去打點野味來吃吃。”
燕熙文笑了起來,“這個沒問題,那就這麼說定了,在黃塘鎮你選個地方,投資三千萬兩銀子。”
“你別看這地方偏僻,我告訴你,出雲山的路遲早有一天會打通。另外這山裡面的氣候溫潤,桑樹長得真的很好,我覺得很適合養蠶。”
司馬韜苦笑了一聲,“燕相,要在這裡面建紡織作坊,栽桑養蠶是肯定的,但首先還得建設磚瓦廠,不然連建作坊的磚瓦都沒法買進來。”
“另外那些機器裝置得靠人給弄進來,你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啊!看在有野味吃的份上,改天我就去找個地兒吧。”
燕熙文喝完了粥也放下了筷子,對坐在一側極為緊張的湯從明說道:“可別改天,就今兒個下午,湯縣令陪你一起去找找合適的地。”
“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