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文帝究竟有沒有感情?
或許是有的,不然她不會告訴師傅,她要去樊國找那個人。
但也或許這就是春雷計劃中的一環,她不得不去。
而今明白這些事情真相的還能有誰呢?胖子肯定知道一些,畢竟在臨江他和徐雲清相處過一段時間,畢竟徐雲清去了道院,胖子說起來還是徐雲清的二師兄。
至於尚若水……傅小官是非常尊重這個丈母孃的。
可胖子這廝太過無恥,在蘇長生的隻言片語中,傅小官當然聽出了這其中的故事。
若沒有胖子的這破事,尚若水恐怕還不會尋死。
她這樣的人在知道兩國交惡之後,肯定也明白最終的結果。
她沒有來武朝,而是呆在了西山別院,她是在等訊息,等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女婿分出了勝負,卻都能活著的訊息。
她相信自己不會殺了虞問道,也相信虞問道不會殺了自己。
謀的是國,一個人的生命並不重要。
如果不是因為那些該死的和尚來了,如果不是因為徐雲清死在了自己的面前,我是當真沒有想殺虞問道的。
無論如何,這個大舅哥都是曾經秉燭夜談,把酒放歌的好兄弟。
可偏偏他弄出了這麼個齷齪的事來,偏偏讓那些和尚知道了自己在邊城。
偏偏蘇長生又遲了那麼一步。
這是個巧合嗎?
傅小官心裡一沉,虞問道說那些和尚就是他的憑仗,也就是說春雷計劃最後的關鍵點就落在這些和尚的身上。
他們要殺的是自己,徐雲清僅僅是受了魚池之殃。
既然邊城才是春雷計劃的關鍵點,為什麼周同同或者計雲歸沒有告訴自己?沒有讓師傅蘇長生早些過來藏在哪裡?
這又是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這樣重大的計劃。
計劃出現偏差在所難免,可在最關鍵的一環出現這樣的偏差是絕對說不過去的。
這是為何?
傅小官胡思亂想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帝陵前的廣場上。
棺槨放在了廣場的高臺上,彗覺大師帶著一眾和尚做了足足兩個時辰的法事,最後將由傅小官帶著他的兒子,送棺槨入帝陵安葬。
來到了帝陵的那扇門,守門的衛士開啟了門。
傅小官一行往裡面走去,來到了側邊的一處巨大的墓室——這裡是曾經文帝的寢陵,梓宮依然在,梓宮前面的祭臺上還燃著香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