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官就這樣在王二家住了下來,整日裡帶著董書蘭遊蕩在田間地裡,和王家村的村民們聊著天,頗有些樂不思國的味道。
這數日下來,王家村的村民們似乎也習慣了他的身份,再沒有人見了他跪下叫一聲陛下,而是都親切的叫他一聲少爺,叫董書蘭一句少奶奶。
看在寧思顏的眼裡,這傢伙似乎更喜歡少爺稱呼多一些。
“少爺、陛下他難不成就這樣放著朝中的事不管了?”
賈公公咧嘴一笑,“朝中有那麼多的大臣,若事事都需要陛下煩心……他們存在還有何意義?”
“可是……這國家是他的呀!他就那麼放心?”
“有什麼不放心的?他曾經就說過,百姓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你瞧瞧,這水多穩,豈有覆舟的道理?”
寧思顏看著在地裡掐著紅薯尖的皇帝,覺得有些恍惚,他此刻哪裡像什麼皇帝,分明就是個農家少年。
“書蘭,我給你說,這紅薯尖清炒可好吃了。”
董書蘭蹲在一旁笑嘻嘻的看著,“這東西……你不是說餵豬的麼?”
“人也可以吃啊,中午我炒一盤來嚐嚐。”
“嗯。”
這幾天董書蘭格外開心,覺得又彷彿回到了西山,就像初見時候的那般模樣。
和傅小官成親已經三年,但她還是覺得自己這相公的身上披著一層神秘的光環,她沒有將他讀透,甚至覺得他更加新鮮!
她看著傅小官的視線裡充滿了崇拜,慶幸當年在臨江時候去西山的那一趟。
若非去了西山,若不是碰巧見到了他寫的那兩首詞,這一生或許就擦肩而過。此刻的自己哪裡會在他的身邊,還給他生了一個小公主。
命運就是如此。
在西山見到他的時候並未曾心動,在見了那兩首詞的時候也說不上是喜歡他了。
但在臨江樓上,他寫給自己的那首《臨江仙、寄書蘭友》卻讓她怦然心動。
而後回了金陵,本已經分別,卻又因《紅樓一夢》那書聯絡在了一起,此後這顆心兒,就徹底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董書蘭從未曾想過傅小官會走到今天成為一國之君,她本來覺得傅小官登基為帝之後,彼此之間已在疏遠。
他太忙,似乎都忘記了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