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隊伍現在去了哪裡?朕想要一見!”
“回陛下,這支隊伍去了荒國。”
“……!!!”
宣帝大驚,這支隊伍在平陵山一戰定然有戰損,也就是說而今肯定沒有四千人了,他們跑去荒國幹啥?
這可是寶貝啊!千萬別死在荒國了!
“陛下可曾記得去歲傅小官在金殿之上作的那篇以何為戰的策論?”燕師道忽然說了這麼一句。
宣帝想起來了,“你的意思是……這支隊伍就是按照那策論的法子訓練出來的?”
“臣想,那策論是這支隊伍的理論依據,其中定然還有諸多細節。北部邊軍在平陵一戰投入了二十餘萬人,折損六萬,卻打成了僵局。這神劍不過區區四千,白玉蓮又不是神,那麼這支隊伍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以臣所想,恐怕傅小官將這練兵之法詳細的教給了白玉蓮,而今傅小官以去,這天下只有白玉蓮懂得這練兵之法,所以……陛下可宣白玉蓮一見。”
宣帝深以為然,微微頷首。
“可這傢伙卻跑去了荒國,如何是好?”
“陛下可下旨給彭成武,他見過白玉蓮,讓他派出斥候去荒國找到白玉蓮。”
“善!此戰神劍……特種部隊,立下卓越功勳,打出了大虞之氣勢。朕要宣告天下,賜神劍為國之守護之劍!賜白玉蓮……神劍大將軍!”
次日早朝,當宣帝將北部邊軍戰報宣揚之後,滿朝震驚!
他們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
因為在彭成武的這份戰報中,並沒有宣揚北部邊軍之功勞,而是全篇在描述神劍之戰功。
也就是說,這天大的功勞,彭成武直接就放棄了,他不敢去吞這份功勞。
於是群臣又想起了傅小官。
那個才十七歲的太中大夫,中書省諫議大夫。
他在武朝文會所作之詩詞文章,而今早已刻在了蘭庭集的千碑石上。
無一例外,全是甲字第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