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一行當然對他講過傅小官的身份,還講得極為慎重。
但這是文會,在卓東來看來,陛下沒有明旨宣佈傅小官的身份,便是為了這文會的公平與公正。
那就放手一搏吧。
且看看他傅小官的真才實學,且掂掂他究竟有幾斤幾兩!
……
傅小官一行的馬車最後才抵達觀禮殿。
當他走下馬車的時候,率先圍過來的自然是虞朝的一百學子。
他們的眼裡是毫不掩飾的擔憂——恩師一路而來教導了他們很多知識和道理,原本以為回了虞朝便能在恩師座下聽講,卻沒料到恩師居然是武朝的皇子!
那豈不是這武朝才是恩師之故國,而這觀雲城的皇宮,才是恩師的家了。
虞朝怎麼辦?
稷下學宮怎麼辦?
我們這些學子,又怎麼辦?
當一個個問題在傅小官的耳邊響起時候,他淡然一笑,僅僅回了一句:“我,就是臨江一小地主!”
這句話同時也被別國的學子聽了去,於是有竊竊私語聲起。
“他說他就是臨江一小地主。”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你們動動腦子,若他真是文帝的兒子,十七年未見,那是多麼濃烈的牽掛?定然早就將他接去了宮裡,哪可能還讓他住在外面?”
“你說說蕭皇后又是怎麼回事?”
“這就是引蛇出洞之策,用傅小官來引出了蕭皇后,蕭皇后此舉……可是搬著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哦……”
許多學子若有所思,然後深以為然,再看向傅小官時候,曾經眼裡的羨慕已然散盡,臉上甚至露出了一抹嘲諷——終究還是臨江一小地主,怎可能一朝風雲便化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