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沒空,我也未曾放下……”他轉頭看向徐懷樹,蹙眉問了一句:“我就不明白,我娘都要死了,為何他會那麼狠心?”
“那你有空就去徐府坐坐。”徐懷樹說完,向前面走去,又留下了傅小官一人站在這佇列的最後一排。
傅小官揚了揚眉頭,他現在還真沒空,也沒那心情去徐府。
皇宮那扇大門開了,裡面有仙樂之聲傳來,傅小官轉頭向門裡看去,便看見如長龍般的燈籠。
走在最前面的是身穿盔甲手持長槍的騎兵,他們的頭盔上纏著白布,排著整齊的佇列,徐徐向宮門外走來。
傅小官以為是以霍淮謹為首,定睛一看,不認識。
足足三千人的騎兵隊伍踏上了太平大道,而後跟著的是數百道士,他們身穿陰陽八卦道袍,手持經幡浮塵,口誦經文,也踏上了太平大道。
這群道士的身後又是一隊千人腰跨朴刀的禁衛,只是他們未曾騎馬,而是步行。
再後面便是披麻戴孝的皇子皇孫皇親國戚,以大皇子虞問天為首,大致有上百人。
傅小官在這群人裡面看見閒親王的兒子虞弘義,頗為親切,心想等此間事了,得請這傢伙去四方樓坐坐。
這群皇親國戚的身後便太后的靈柩,足足十八人抬著,皇帝虞胤與尚貴妃分別在兩邊扶靈。
當靈柩行至宮門處,費老太師和寧老太傅也走了過去,參與了扶靈。
當靈柩行至傅小官這列隊伍外面,皇帝虞胤抬眼便看見了站在最後的傅小官,對身後的賈公公吩咐了一句。
賈公公一路小跑到了傅小官的身邊,低語了一聲,傅小官一驚,心想這靈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扶的,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小官人,快去!”
傅小官在眾目睽睽中走了過去,站在了陛下的身後,手搭在了靈柩之上。
他以為皇帝會對他說點什麼,然而皇帝根本沒有回頭看他一眼。
兩側大臣門的視線可就都落在了傅小官的身上!
按禮制,太后歸天,扶靈者除了皇帝皇后,便是太子太子妃,接下來就是朝中老臣選二,再下來才是陛下欽點。這欽點之人通常為朝中之肱骨,比如燕北溪燕師道這種重臣。
陛下尚未立太子,所以皇子們只能走在靈前。
但陛下卻獨獨點了一個傅小官——此中深意看在所有大臣的眼裡,便多了幾分味道。
是因為那份賑災方略?
是因為千碑石三碑甲字第一列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