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一邊擦汗一邊走了過來,看了一眼,轉頭向田裡吆喝了一聲:“王強,把少爺的魚先送回去。”
“好咧!”
王二的手裡還是端著那口茶缸,他看了看傅小官身後的兩個戴著面巾的女子,知道可能是少爺的什麼人。
他對傅小官笑道:“少爺您看,收割了差不多一半了,再過兩天差不多能夠收割完。”
傅小官抬頭看了看天,笑道:“明兒個天氣不錯,要儘快曬乾入倉。你家老二還在水泥坊,家裡勞力夠不夠?”
“夠的,我和王強收割,王強往家裡挑,我那婆娘負責翻曬。我家的明天能夠割完,割完了得去幫幫親家。”
“怕把你兒媳婦累壞了吧。”
“哈哈哈!”
老農的笑聲在田間迴盪,王二隨著傅小官一路走在田埂上,說著些農事,也說著對未來的暢想。
至一處田頭,二人停了下來,傅小官指著田裡的拌桶說道:“這樣子很累效率還不高。”
虞問筠和董書蘭一直跟在傅小官的身後,他們兩人的談話都有聽見,二人相視一眼,覺得那人更加奇怪。
傅小官和王二說的那些她們幾乎是不懂的,但傅小官居然懂得!他非但懂得,似乎還很專業,這就讓人不解了。
此刻王二也頗為疑惑的看向傅小官,說道:“歷年都是這樣打稻穀的,能有什麼辦法改善?”
現在打稻穀的情況是這樣:先把稻穀割下一片,然後用人拿著稻穀在拌桶裡使勁摔打將穀子打落下來,等拌桶裡的穀子多了,便挑去曬場晾曬。
“這事我沒有考慮到,我們完全可以做一個脫粒機,像這樣子。”
傅小官在田邊蹲下,撿了一塊鵝卵石在地上畫了起來。
“這東西不復雜,這是個圓桶,上面給它卯上鐵釘,中間是軸,這地方弄個搖把,把這東西固定到拌桶裡面,一人搖著這搖把,這圓桶就會轉起來,另一人將稻穀遞上去,透過這圓筒上鐵釘的摩擦,稻子就會脫下。別看用到了兩個人,但是效率會快很多,也省力氣。”
王二也蹲著,皺著眉頭看了片刻,點了點頭:“少爺這個法子很好。”
“你自己有空了去弄一個試試,不一定非得是鐵釘,主要目的是增加摩擦。”
“帶我去王家村看看。”傅小官拍了拍手上的泥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