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她周邊的地區都逛了一圈,反正跑得快還能傳送。上次只是直接跑到目標地點但搜也是一樣的,畢竟在這種普通人眼裡,低階魔獸大抵就是三人眼裡的聖域了。況且傳奇魔獸不可能距離人類聚集點那麼近。
在城裡晚上也不像之前那樣進入那個奇怪的地方嗎,很顯然那是赤月的力量,但是人家沒必要一直關注三人,也不可能一直關注……
“那我就檢索圖書館吧,你們有什麼想找的,我幫你們找找。”亞歷山大需要弓箭技藝,不過沒什麼好找的。於是索菲亞開始找一找關於神靈的內容,以及關於黑暗精靈、幽暗地域的詳細內容。
初步檢索,有一本書就引起了索菲亞的注意,這是一本通用語寫的書,而且這本書應該是別墅中的藏書。
這本書通本包括標題都是加密過的,因此語序不通,前後邏輯混亂。但是簡單地研究了一下,把字母向後推一位就能重新組成一本書,但是這本書依然是加密過的。
顯露出的內容向後推二位的字母,還是加密過的內容。索性直接推倒重來,直接試好多次推到第四次也就是推十位這個數才對。
書名《神與人》而經過四次加密後變成了《神性與人性》。研究這本書要從四個加密過的版本分別拼湊出詞彙,光是拆解文字就得花費很長的時間,而寫這本書並且加密四次得花費多麼漫長的時間呢?
先不去思考這個問題,而這本書第一個論點就是闡述了神性。
“人的祈禱真的能傳遞給神祗麼?這顯而易見是可以的,至少這種事情在高階牧師那裡應該偶爾發生,當然神的目光不會總是注視著一個人。目光乃是人性,可以推測出神性是機械且冰冷的,就像是構建完整的法術模型,只會根據編造著設計時的意願而運作。”
“那麼可以預見,神祗聆聽祈禱,大部分時都是神性在工作,只有一些特定的事情會被篩選出來抵達人性的部分。”
“同樣的,神性的存在也可以讓神祗的時間觀感改變,至少人類不像是精靈的那種長壽種,時間觀感起始於人類的極限年齡甚至是當前年齡。也就是神性可以防止人性崩潰,同時神性應該可以起到對各種心靈影響的過濾。”要繼續研究這會花費很長時間。
索菲亞還是覺得需要先研究完黑暗精靈和幽暗地域的,這個肯定不需要花太久。雖然黑暗精靈的書少之又少,關於幽暗地域的可就多了,得有好幾千本,大部分都是抵達過幽暗地域的人類寫的小說。
要看的話,得三個人一起上,西琳還是挺高興的。考慮到需要驗證每本書之間互通的內容,一個人一天也就有效地看十本書。而只看,不加以思考,最多也就十五本。三個人就是三十本,一個月也就九百本。
就算這樣看也看不完,神性和人性的那本書可能更加漫長,寫的人得同時是天才,還得傾注大量下時間,或許它的作者在星界思考了幾百年?或許它的作者很接近神祗,或許那之後已經是神祗了。
那本加密急不來,等有空索菲亞再慢慢解密好了。花了二十五天,三人總共看了五百多本。這是考慮到除了索菲亞以外別人至少不會一直看書。
雖然幽暗地域的書籍,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傳和小說,都以誇張的方式講述了涉及幽暗地域的旅程,其中有許多共通點可以作為參考。
幽暗地域主要存在的敵對生物之前也說過了,比較友善的只有其中的地底侏儒。同時也有幾本書記載了幽暗地域存在黑龍的故事,這和索菲亞之前的遭遇不約而同。
當然,幽暗地域泛指的是地下那些龐大蜿蜒的連通溶洞,必定不可能是同一個地方。同時也有幾本書記載了有一位善良且具有鬥爭精神傳奇黑暗精靈戰士,特瓦爾·碧翠絲。
這位黑暗精靈結識過數位人類和矮人,並且和他們展開過一場驚世冒險。當然那幾本書並非是特瓦爾的同行者所寫,而是他們搭救過的奴隸或者冒險者所寫。
而如今,那些人類早已去世,或許那些矮人還活著。漫長歲月剝奪了黑暗精靈的朋友們剩餘的生命,最終這位傳奇沉寂於歷史之中。
同時那些書到是也有一些乾貨,比如詳細地記載了黑暗地域的一些白化野獸的習性和各種植物的妙用或是危險,也有關於溶洞地理結構的一些探究。和大部分小說一樣,還是挺有意思。
第二十六天,拿好了早餐的亞歷山大在城門一邊吃一邊看書。此時一位身穿咖色破洞風衣,白色牛仔褲,戴著深灰色兜帽的人到了城門,它摘下了兜帽,露出與其說是黑色不如說是深紫色的面板以及尖尖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