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集中配豬後,迎來了集中產仔的時刻。
一處巨大的養殖庫房內,袁譚和心腹們,還有十八個老頭,他們盯著即將生產的一頭母豬。
此一刻,不論是袁譚還是老頭,還是荀攸趙雲這些名震天下的文武,此刻手心裡都是捏了一把汗。
決定生死存亡的一刻到了。
吃上肉,體質就會強健,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戰鬥力突飛猛進。
能不能吃上肉,就看能產多少豬。
這場無聲的戰爭,卻是能夠影響未來天下的走勢,比真正的戰爭還重要。
“第一頭馬上就要出來了!”祝榮喊了一嗓子。
而同一時間,三十里外的祝家村。
攆豬人洪倉再一次來到了祝家村,這一次他沒有攆著他的極品太行豬,他是來祝家村拿自己配豬的酬勞。
他有遠近為名的種豬,因此他的報酬不是錢,而是小豬。
因此他會在祝家村住一陣子,收酬勞。
中午的時候,洪倉揹著筐裡的4頭小豬來到了祝林家。
發現空蕩蕩的。
“應該是生豬了……。”
洪倉有經驗,便去豬圈檢視。
來到了房後的豬圈前,果然發現大夥全都在這裡。
在漢末,母豬就跟後世的汽車一樣是大件。
生小豬是大事情,看到今天有生豬的跡象,祝林全家人都來到豬圈。
“生了沒有?”洪倉笑著問道。
“還沒有呢,快了。”
在豬圈這裡的並不單單是祝林一家人,還有許多村民。畢竟對於他們這些養豬戶來說,誰家能過好日子,全看生多少豬,因此都是來瞧著。
“生啦!”
一聲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