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遼東的人口暴漲,這就是生產力,有了這些人口,麾下對於輔助主公當皇帝更加有信心了。
袁譚拿出一卷竹簡,“這裡有一些章程,是關於加強生產建設的。以一定的規模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漢子們都成為民兵,保衛家園開荒種地。”
軍師們頓時被袁譚的先進管理方式所折服。
…………
公元199年。
小冰河天氣的威脅在這一年開始減弱了。
但天下依舊饑荒。
只有兩個地方好一些,一個就是袁譚的遼東,一個就是袁丞相的地方。
袁譚是因為超級農作物,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耕作的話,壓根沒有任何壓力。
而袁丞相機智的送出人口後,壓力也是銳減,終於可以度日了。
天下人對於袁譚的超級農作物很感興趣,但遼東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了,遙遠到故事成了傳說。
而袁丞相很機智,雖然對農作物很感興趣,但不想去袁譚那裡丟人。
袁譚閉關鎖國,大力搞建設。只不過他的這個閉關鎖國正好和那個閉關鎖國相反,其他‘國’的生產力科技什麼的他是不感興趣的,因為他是最高的。
於是在遼闊的黑土地上到處挖礦,礦太多了,怕是一地追趕全國現有了,但還是感覺礦少。
頓時感受到了後世世界首富的心境,掙錢真是沒有夠的時候啊。
而全國諸侯中最高的人口基數,支撐著他的飛速發展。
到了這一年夏收。
襄平。
“主公,主公,我們又歉收了!”
陳琳高興的來彙報。
“收成是多少?”
“七百斤。”
荀攸他們頓時都是彈冠相慶,特麼的歉收了我們還這麼高興,是否可以因此載入史冊呢?
便感到自己能夠追隨明主的話,當年的選擇真是太機智了。
整個遼東大地頓時陷入到了慶祝歉收的歡樂海洋之中,果然載入了史冊。
…………
夏收後的這一天裡。
在國都鄴城。
許攸來找袁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