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已經給到張承平了,希望他能夠爭氣吧。
唐植桐將張承平送到中醫醫院,並沒有馬上走,而是跟著走了進去。
“桉子,送到這就行了,剩下的路我知道怎麼走,天不早了,你回去吧。”對於唐植桐把自己送來,張承平很過意不去,在他看來,農村人的腳步是不值錢的,無非就是晚睡一會。
“沒事,我騎車回去也快。都走到這了,也不差這幾步,我跟著你一塊去宿舍瞧瞧。”唐植桐笑笑,伸手讓張承平先走。
張承平拗不過表弟,只能帶著他一塊向宿舍走去。
唐植桐饒有興致的看著四周的景緻,不是花花草草,而是看房。
唐植桐雖然沒來過,但聽同為編纂組的同事聊起過四九城中醫醫院。
這醫院佔地不小,這兒原本是固倫榮壽公主的府邸(注:友情提醒,別去搜這位的照片)。
唐植桐本來不知道這是哪位的閨女,打聽後才知道她的父親是奕,也就是簽訂《北京條約》的那位。
這位公主沒孩子,等她死後,繼子很快敗光了家產,而且債臺高築,院子也不要了,跟他幹姥姥慈禧似的直接撒丫子跑路了。
解放後,這裡成了五野的後方醫院,直到1956年成了中醫醫院。
醫院成立之初,除了原本後方醫院的人,更是誠聘了京城各派名醫70餘人。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眼下四九城最牛的中醫大夫都在這裡出診。
唐植桐一直跟著張承平回到學員臨時宿舍,整整一排,好幾間房。
從房屋朝向來看,這排房間應該是以前院子裡的倒座房。
所謂倒座房是指院子裡坐南朝北的房子,這種房子容易潮溼、發黴,採光不好,在以前的大戶人家,倒座房一般是下人住的地方。
房間不算大,但不是通鋪,裡面塞了六張上下鋪的床,勉強算讓每個學員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屋裡亮著燈,幾個青年亢奮的聊著天,似乎沒人抱怨住宿條件。
屋裡空間有限,唐植桐沒有太往裡走,進門走了兩步就停下了,鼻尖能聞到很明顯的松木清香,再看看床,明白了,這是為了學員培訓特意新打的。
唐植桐似乎明白為啥這幾個青年為何不抱怨了,雖然這裡擁擠了點,但有電、有新床、有朋友,而且不用幹活,總比農村條件好。
“承平,回來了?”有舍友見到張承平,抬了抬手,算是打了個招呼。
張承平不怎麼善言辭,笑笑,“嗯”了一聲。
唐植桐瞅表哥這副模樣,感覺不大行,從兜裡掏出盒永珍拆開,笑著讓道:“大家好,我是張承平的表弟,大傢伙有沒有抽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