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唐奶奶的說法,中秋節前,是孃家人看閨女的時候。
難道母親對大舅並沒有嘴上說的那麼絕情?
“想啥呢?”小王同學看唐植桐愣神,輕輕推了他一把。
“哦,突然想起咱媽吃中藥那次了。當時去看的時候,林大夫怎麼說的?是更年期嗎?”唐植桐很放心小王同學,也放心呂大夫給推薦的大夫,所以在拿回藥來時並沒有多問,當時想的簡單,先按醫囑吃藥看效果。
“沒說是更年期,不過時間有點長了,我有點記不清了。好像說了思慮過重、肝氣鬱結什麼的。”小王同學想了一下,回憶道。
“得嘞,那就對起來了。”唐植桐心裡有譜了,鬧不好還真是因為擔心大舅那邊,憋在心裡沒說出來導致的。
“怎麼就對起來了?別打啞謎。”小王同學求知若渴道。
“咱先去接兩個小的,等回去我再給你細說,時間上快來不及了。”唐植桐指指手錶,理髮全套做下來耽誤了不少功夫。
“行。”小王同學儘管很想知道,但能清晰的分清主次矛盾。
兩人騎著腳踏車一前一後駛向二龍路。
四九城的衚衕名稱的由來大都有說法,二龍路以前不叫二龍路,而叫二龍坑。
之所以名字裡帶“龍”,是因為這邊有座鄭王府,還有一個王爺佛堂。
鄭王府和王爺佛堂中間的南側有個水坑,所以民間都叫這邊二龍坑。
民國時填坑修路,坑沒了,就改稱二龍路了。
這邊目前除了四九實驗中學,還有個名氣很大的單位,就是唐植桐前陣子因為簡化字上門的文改委,而文改委是在教育部名下的,也是在教育部上班,所以鄭王府越來越小了……
接上兩個妹妹,一行人先去椿樹衚衕,小王同學陪著鳳珍在樓下等著,唐植桐上樓拿早上帶過來的高壓鍋。
“姐夫!蒸包可好吃了!我聽同學說筒子河的冰化了,你什麼時候帶我去釣魚?”見到唐植桐,敬民很是興奮。
“釣魚啊,再等等吧,好飯不怕晚,彆著急,回頭挑個日子。”由於媳婦還在下面等著,唐植桐隨口糊弄了小舅子一句,之前答應過帶他釣魚,沒想到小舅子記得這麼牢固。
“這個星期天行不行?”敬民等不及,主動把日子選好,迫切的問道。
“後天再說,我得看單位安排,只要有空就帶你去。先去把作業寫完,別老惦記著釣魚。”唐植桐摸摸小舅子的腦袋,然後雙手將他小身板轉了個一百八十度,讓他去寫作業。
“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敬民沒聽出唐植桐的糊弄,理解成只要星期天有空就帶自己去釣魚。
唐植桐沒有給敬民解釋,星期天誰知道自己有沒有事?興許沒事也不想出門呢?
“你們呀,又往這拿細糧,家裡的面吃完了吧?我給你裝了點面,放鍋裡了,你回去拿出來。”葉志娟從廚房端出高壓鍋,遞給唐植桐。
“嘿嘿,謝謝媽,還真沒了。”唐植桐沒客套,很自然的接了過來。
春節的時候小姨子、小舅子過去,張桂芳恨不能天天細糧伺候著,家裡那點細糧票基本都在那陣子吃了,昨兒晚上包蒸包時,麵缸裡打掃的那叫一個乾淨,老鼠見了都得落淚。
雖然兩家平時各吃各的定量,但小兩口隔上一段時間會送些玉米麵過來,這回從這邊拿點白麵,下回再多送點玉米麵來就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