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真的拿著了?”小王同學飛快的解開後座上的繩子,從母親手裡接過衣服,綁在上面,生怕她後悔似的。
今天依舊是唐植桐先比小王同學到家。
當看到小王同學懷裡那一摞厚衣服時,唐植桐還是蠻感動的:“這得多少錢啊?我就過去幾天,不值當的買這麼一套,我還想著明天跑一趟估衣鋪呢。”
“我只買了件皮筒,衣服是我爸的,先拿給你穿兩天。”小王同學將衣服塞到丈夫懷裡,展顏道。
“咱媽知道嗎?”唐植桐有些不太放心,生怕小王同學這棉襖“漏風”,遂問道。
“知道,就是咱媽找出來的。我有分寸,這種大件我可不敢不告而取。”小王同學走前面,給丈夫開啟廂房的門。
“行,我肯定全須全尾的給帶回來。”唐植桐進屋後,將衣服放在床上展開,仔細打量起來。
內襯是軟緞的,釦子是黃銅的。
雙排扣,小翻領。
在大衣內側口袋上方,有個白色方框,蓋上去那種,上面印有103字樣。
這特麼是大名鼎鼎的將校呢啊!也有人稱之為55式軍大衣。
 
第一批將校呢沒有衣碼一說,全都是量身定做的。
再下去幾年,王敬民的同齡人長起來後,就會有句形容人穿著的流行語“丫穿得挺狂的”。
“丫”是罵人的,但連起來,罵人的意味就弱了很多,充滿濃濃的羨慕之意。
“狂不狂,看米黃”,之所以狂,是因為穿了米黃。
這個米黃,指的就是這身將校呢大衣。
唐植桐沒指望穿這麼高檔的大衣,本來想著去估衣鋪買件舊的50式軍大衣。
50式軍大衣產量大,從50年開始裝備,一直到57年都有生產,一般來說可以每隔三年申領一件,總會有些舊貨在市面上流通。
普通士兵單排扣的就行,表層是斜紋棉布,裡面有棉花、羊皮,保暖效能不錯,抗美援朝時穿的就是這種。
小王同學將自己的一套行頭全都摘下,放起來,看唐植桐還在打量衣服,遂催促道:“別看了,穿上試試。”
“好。”唐植桐從諫如流。
“人靠衣服,馬靠鞍。真精神!”小王同學幫著唐植桐整理一下衣領和壓痕,美滋滋的誇道。
“謝謝你!”唐植桐逮住小王同學的臉,親了一口。
“討厭,口水臭。你摸摸口袋,是不是有錢,咱媽放進去的。”小王同學擦了一把,放鼻子底下聞了聞,上頭。
“咱媽考慮太周到了。”唐植桐一摸,還真有,十張,正好一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