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81先進經驗 (1 / 4)

門簾子,是四九城常見的一個物件。

一年用兩季,兩季所用的門簾子相差很大。

夏天的透,用來防蚊蟲;冬天的厚,用來擋寒風。

前陣子在天冷之前,張桂芳用自己攢的錢和僅剩的一點布票,買了兩塊布,給小兩口做了個棉布門簾子。

做的挺精緻,外面縫了兩幅畫,寓意都挺好。

這種門簾在工薪家庭中算是中等偏的規格。

市面還有更奢華的,什麼刺繡門簾、絲綢門簾應有盡有,但大多為定製,一般小老百姓消費不起。

依著唐植桐的意思,很少有人在廂房進進出出,門簾的作用有限,他並不想花這個錢。

但張桂芳買之前沒跟小兩口商量,既然買了、做好了,那就用。

也確實好用,不僅能防風,還能隔音、遮擋視線。

12月4日,星期五。

小王同學昨天領完工資已經是下午,沒來得及買,今天送下兩個妹妹,就先去商店稱毛線。

小王同學之所以想著織毛衣,是因為留意到在深秋時節時,除了自己外的其他家人均沒有毛衣,唐植桐僅有的那件還是自己父親的開司米,他極少穿,因為不捨得。

沒有毛衣,就只能在氣溫降下來時,直接穿棉襖。

由於時節與衣服的不搭配,棉襖不光悶得慌,還很容易出汗,體驗很差。

小王同學織毛衣的手藝並不嫻熟,在此之前也就只給唐植桐織過一條歪歪扭扭的圍巾,所以這次還是先拿唐植桐的練手,後面熟練了,第一給鳳珍織。

讀初中的女孩子,已經知道什麼是面子,尤其是學校還有那麼多有錢人家的女兒。

家裡已經沒有了布票,小王同學這次買毛線用的布票,是跟親媽借的。

去年的時候還好,布票僅限於購買布匹,但今年很多紡織品納入了憑布票購買的行列,像什麼,毛巾、襪子、汗衫背心、棉毛衫褲、衛生衫褲、床褥單、棉毯、毛毯、毛線等等。

眼下的氣溫已經穿不著毛衣,正好給了小王同學慢慢織的時間,畢竟吃不太飽,也沒心情幹這些。

唐植桐蹬著腳踏車來到郵電學院大門口的時候,看到了顏雄飛。

門衛非常盡職盡責,管你哪個單位、什麼職位,非本單位人員就是不讓進。

至於次阮巖讓魏之楨批評門衛,那種話聽聽就得了。

魏之楨若真敢去,肯定吃不到好果子,哪怕不捱揍,也會被說成狗腿子。

這年頭的門衛可不是幾十年後的保安,保安大多為第三方外包人員,是臨時工。

而現在絕大多數單位的門衛都有正兒八經的編制,隸屬於保衛科或保衛處,兩者一個天,一個地下,天壤之別。

門衛人人帶著傢伙,具有執法權,不僅要負責本單位的治安,還偶爾協助本片區派出所做些事情,更是大多身兼民兵一職,時不時的外出搞個拉練,說話硬氣的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