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90集市 (1 / 5)

雖然只相差60年,但唐植桐總感覺現在的冬天比六十年後冷很多。

從郵電局出來,唐植桐深一腳淺一腳的朝著東邊走去。

郵電局離鴨綠江斷橋不遠,幾百米的樣子。

這座橋是小本子建的,後來醜國為了截斷補給線,於1950年派B29轟炸機炸燬,如今僅剩中國這邊的一段殘橋。

醜國之所以只炸東邊一段,是有歷史淵源的。

1947年,熊大撤離的時候,將這座橋交由中、朝兩方共同管理。

1950年,叼菸斗的阿瑟狂妄地要在“感恩節”前把戰線推到鴨綠江邊,他是琢磨著把這橋全炸了的。

但我國一再抗議和嚴重警告,醜國再三掂量之下,勒令阿瑟嚴格地把握界線,所以對岸的橋沒了……

這種事,也就欺負咱這邊啥都沒有。

幾十年後,南邊的鄰居“剿匪”都得掂量著界線來,咱這邊的百姓坐著小馬紮吃瓜看戲都不用擔心炮彈砸頭上。

斷橋旁邊還有一座友誼橋,眼下是正常通車的,有人值守。

唐植桐沒有往跟前湊,而是左轉,往北而去。

孔一勤說這邊是老城區,交易比較活躍,有集市,至於集市在哪一段,就得靠唐植桐自己去摸索了。

積雪不化也有好處,至少站在岸邊能看到河邊什麼地方腳印多。

這種天還來河邊的,不用問也知道是幹嘛的。

唐植桐慢慢悠悠往北走,還真在河邊碰到了人。

一中年男人揹著個包裹,孤身一人往河對岸步履蹣跚的走去,河岸上站著一個老人。

從服裝上看,並不是漢族。

“大爺,這是幹嘛呢?”唐植桐隔著一段距離,站在老者身後,問了一句。

老人轉過頭來,用袖子擦了一把淚,在看清唐植桐的穿著後,眼神有些躲閃,嘰裡咕嚕說著思密達。

唐植桐用手在耳朵旁邊呼扇了兩下,說道:“聽不懂。”

老人又嘰裡咕嚕兩句,遂不再搭理唐植桐,轉過頭去,繼續看著遠去的背影。

唐植桐笑笑,搖搖頭,人家不樂意說,那就算了吧,於是繼續往前走。

早已冰凍的河面上並沒有其他人,只有中年男人踟躇的背影,肯定不是過去換糧食。

稍微一思索,唐植桐想起了曾經看到的一則傳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