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要了縫紉機票,胡局可以對郝仁說局裡已經重點表彰。
唐植桐什麼都不要,胡局可能會對郝仁說小唐思想覺悟高。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但唐植桐不太想給人留個“覺悟高”的印象,從某個角度來講,覺悟高的人不合群,早晚會被踢出去……
從郝仁家回到東花市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唐植桐小兩口簡單洗漱一下就安置了。
1959年8月29日,星期六,碧空如洗,秋高氣爽。
小王同學正常上班,唐植桐則又去了一趟皮毛一廠。
家裡明面上的兔皮已經被唐植桐清掃一空,儘管空間裡還有一些,但都是鮮皮子,沒法直接做書包,只能去皮毛廠買點。
“你用兔皮想做書包?”一回生兩回熟,三回四回如手足,在唐植桐友好知趣的加持下,付科長在聽了唐植桐需求後,確認道。
“對,小舅子鬧著要真皮的包,我尋思著這個便宜點。”唐植桐拿王敬民當幌子,真正的理由沒法給付科長說。
“這個……兔皮是有的,但這玩意不是很結實,小男孩又是個好動的,就怕用不長,你可得想好了。”現下無論做什麼東西,都是奔著“皮實”去的,付科長站在專業人士的角度上貼心建議道。
“這樣啊。那您覺得什麼皮好一點?”唐植桐是個聽勸的,光想著開個源、創個收了,還真沒想到皮質的問題。
“牛皮的最好,羊皮倒是也能湊合。”付科長回道。
“成,那就羊皮吧,邊角料就行。牛皮就算了,有點貴。”唐植桐不考慮牛皮,不是買不起,而是這年頭牛是重要生產資料,若真找出出口創匯的牛皮製品,導致牛減少的話,就多少有些偏離自己的本意了。
羊皮其實也能湊合用,唐植桐用過羊皮的包,那柔軟的手感,絕絕子!
付科長領著唐植桐去庫房拿貨交錢,都是處理乾淨的那種,邊角料嘛,意思了一下,沒多收錢。
別小看這些邊角料,今年還不值錢,等明後年,可能也會稀缺,畢竟去去毛,放鍋裡煮煮,勉強可以算肉湯……
羊皮有綿羊皮和山羊皮之分,這兩者區別還是蠻大的。
綿羊皮手感好,但耐磨性差,山羊皮與之相反。
在聽過付科長的介紹後,唐植桐選了綿羊皮和山羊皮的邊角料,看到兔子皮邊角料,還是有些不死心,也捎帶了一把,都是大一點的那種。
下午的時候,唐植桐沒出門,窩在廂房搞設計。
限於現在的工業水平,很多農副產品要麼只出口原料,要麼粗加工後出口。
這年頭想接觸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是非常難的,資訊的不暢通,或者說巨大的資訊差,讓機會平白溜走。
就拿皮毛廠的付科長來說吧,他懂皮子、會加工,但他見不到外面什麼樣,不知道外面的需求,眼光只能看到國內,只能做一些常用的、同質化嚴重的皮衣、皮帽、圍脖、褥子一類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