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是國營工廠,生產和銷售都由部委統一排程,工人的工資自然也由部委負責解決。
一般情況下,即使工廠再困難,也不會出現工資不到位的情況。
可是。
一家大型工廠裡,不但有正式工,還有很多臨時工。
像食堂,後勤等部門,有很多工人,並沒有正式的編制,他們的工資由工廠自主解決。
機械廠失去了大部分生產任務,就無法得到部委的補助,那些臨時工的工資就沒有了著落。
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辭退那些臨時工。
但是。
在工廠的日常生產中,臨時工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且,那些臨時工都是拖家帶口的,要是失去了生活來源,生活肯定會陷入困頓中。
兔子急了會咬人,臨時工們沒飯吃,自然饒不了劉廠長。
為了大局著想,劉廠長只能把部委發下來的那部分錢,平均分給正式工和臨時工。
這樣一來,雖然大家的日子不好過,但也不至於過不下去。
當然,劉峰也清楚,這種辦法並不能長久。
特別是今年第四季度,上面再次削減了機械廠的生產任務。
補助的進一步減少,讓本就捉襟見肘的機械廠更加的舉步維艱了。
要不然,在原著中,機械廠也不會為了一個小壯而大動干戈。
機械廠足有兩千多工人。
這年代的大肥豬,最多不會超過三百斤,分到每個工人的碗裡,估計只有一定肉沫了。
就是這樣,機械廠還是搞了一個大聚餐。
當初看電視劇的時候,李衛東還感到疑惑。
現在終於明白了。
機械廠太窮了
工人們估計已經將近兩年沒有分到肉票。
當然。
扶貧車間的經驗是不可複製的,李衛東也不會大包大攬。
沉思片刻後,李衛東點點頭:“劉廠長,你放心,我肯定會把我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那些領導,但是他們能夠學到多少,是否能夠運用到實踐中,這個是誰也沒有辦法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