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礦場這邊的重大支出款項基本上還是比較明確的,除了工人的工資之外就是裝置維護,還有一些安全投入方面的支出。
但是有幾筆支出是西山礦場這邊和一家文化諮詢公司之間發生的費用支出。
一家挖煤的礦廠竟然和一家文化諮詢公司有大筆的款項支出,每一筆多達上百萬,全部加起來甚至多達上千萬。
如果西山礦場聘請這家文化諮詢公司提煉企業文化或者說做些諮詢工作,也無可厚非,但是不可能支出上千萬這麼多錢吧,整個西山礦場每年的收入才多少錢?
另外,張輝那邊和高新區安監部門的幾名調查人員在礦上開始對西山礦場的安全情況調查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線索。
西山礦場規模並不是特別大,工人也比較少,一共只有4個礦坑,這4個礦坑裡面原來都是採用人工作業的模式,最近10年來西山礦場這邊也對井下的採礦裝置進行了更新。
原本西山礦場這邊採出來的煤礦一般都是散賣出去用作燃燒煤,一般都是民用為主。
後來因為兩家企業在這邊建了自備電廠,所以西山礦場這邊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距離這兩個自備電廠的距離最近,一左一右,剛好採用西山礦場這邊的動力煤來做燃料,相對來說價格更划算。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比較優越,西山礦場這邊距離兩家自備電廠的距離都很近,直接修了專線之後,汽車送過去就可以了。
也正因為如此,西山礦場這邊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經營還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在和兩家自備電廠簽訂了協議之後,西山礦場這邊也投入了不少資金,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與此同時,人工採礦這邊相應的情況就會減少一些,機械採礦是現代的主流模式。
以往大概每隔半年左右,相關的安全監察部門都會對礦上的安全設施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但是這一次檢查得要更細緻一些。
懂的都懂,平時的那種檢查基本上就是走個過場,很少有深入檢查的,更沒有下到井下去檢查的。
但是這一次在檢查過程當中發現,2號礦坑竟然已經有三個月沒有開啟工作,整個算是基本上封閉了。
西山礦場雖然是私人煤礦,但是礦上的開採煤的數量,哪些礦坑在施工,實際上不僅是礦上自己說的算,而且還要向相關部門報備的,他們的2號礦坑竟然長達三個月沒有采礦肯定是有問題的。
“領導,2號礦坑現在下面沒有人,相關的裝置都已經封停了,咱們現在下去的話還要重新啟動裝置,這些裝置好長時間沒有檢修了,我怕出什麼問題,要不咱們還是別下去了吧。”
安全檢查的人員在2號礦坑外面檢查的時候,執意要下去,但是礦上的這邊人員卻不停阻撓。
“這些裝置能有什麼問題?迴圈運轉,沒事,我們下去看一看。這個礦既然三個月都沒有開採了,那是什麼原因?你們沒調查一下嗎?按理說你們跟兩家自備電廠籤的合同協議應該是滿負荷生產才能夠滿足,現在有一個礦沒有開採,什麼情況?”
所謂的“猴子”,其實就是從礦口下到礦井裡面所乘坐的一種交通工具,就像索道一樣。
不過索道上的轎廂可以乘坐多個人,而礦井裡的這種索道每一次只能夠乘坐一個人,類似於一個鐵鏟。
礦工上下井的時候跨坐在這個鐵鏟上,晃悠悠地進出礦井。
一般來說開採煤礦的礦井很少有直上直下的,大多數都是採用一定的坡度逐漸深入下降。
所以在礦坑裡面一般情況下並不使用電梯,當然這也並不絕對,一些大型煤礦還是有這種垂直礦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