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血跡的過程比較簡單,陸川很快就完成了。
雖然案發時間不長,但是血跡活性早就消失,想要提取DNA資訊會比較困難。
但是案發現場內,可不僅僅遺留了一枚類似的滴落狀血跡。
在客廳沙發旁邊,茶几邊緣和臥室門邊緣,都有類似血跡的發現。
「先做血型分析,跟死者和王輝都進行對比。」
劉國棟對這些滴落狀血跡也很重視。
DNA資訊提取不僅時間長,而且成功率還無法保證,但是血型驗證就簡單多了。
用血型檢測試紙,五分鐘不用就能拿到結果。
「師父,你看這兩條血跡。」
從入戶門開始,陸川就嘗試著根據血跡形態重建案發現場。
王輝所講的,他從廚房取菜刀,從沙發處劈砍被害人,和入戶門發現的拋甩狀血跡是不相符的。
那麼,真是的現場動作到底是怎麼樣的?
陸川雖然沒有時光回溯的能力的,但是血跡形態卻能告訴陸川一些答案。
劉國棟湊過來,觀察地面上的血跡。
「這兩條血跡,一條是拋甩狀血跡,但是血量很小,您看……大概只有兩毫升左右的血量。」
「這一個是噴濺狀血跡,出血量很大,最少有二十毫升。」
一個拋甩狀血跡,一個噴濺狀血跡。
兩者有一部分相互重疊,形成了比較複雜的血跡形態。
「你懷疑一個是兇手的,一個是被害人的?」
陸川點點頭,指了指入戶門的方向:「現在基本可以確定,兇手劈砍被害人第一刀應該是從入戶門開始,然後被害人一邊反抗,一邊退回客廳的沙發區域。」
「在這個過程當中兇手應該又劈砍了被害人。」
「地上的噴濺狀血跡出血量大,應該就是被害人被劈砍後傷口噴濺出來的。」
「但是這一條拋甩狀血跡出血量小,又和被害人噴濺血跡有部分重合,很有可能是兇手留下的。」
「畢竟,兇手在門口疑似留下了滴落狀血跡,對方受傷的可能性很大。」
「嗯,」劉國棟點頭同意陸川的分析:「先採集上,做血型比對,可以驗證入戶門滴落狀血跡到底屬於被害人還是兇手。」
「另外,案發現場被害人激烈反抗,和對方甚至有可能有……不,是一定有肢體接觸的。」
客廳內,茶几上的物品散落在地上,還有不少裝飾物摔落,可想而知,當時的反抗比較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