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放大照片細節,對比著卷宗照片屍體上的壓痕。
“我昨天問了,這種鉤子,一般人用不到,基本上都是管道維修工。”
“我覺得涼州市那邊,可以著重在這方面再試試,比如當年案發地附近有沒有修理汙水河道的,重點可以查一查。”
劉國棟拿著卷宗裡的照片,還有陸川手機裡的鋼筋鉤照片,越看,感覺越是有這個可能。
“嗯,我看著也是挺像的,這樣,我把你的發現給秦隊說下,涼州那邊,還得看他們自己。”
案子能不能破,不是僅僅靠一條線索提供的,線索只是一個契機,一個突破口。
畢竟已經是三年的案子了,現在只剩下當年參與辦案的一個刑警在盯著。
而要對陸川的這條線索進行有效的核查,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
至於重啟案件調查,那就更是不可能的了。
陸川在參加海州市公安局和省廳組織的指紋會戰當中,偵破的都是命案積案。
獲得關鍵證據後,案件所屬地會立即啟動命案重啟調查機制,而這個重啟的過程是相當麻煩的,無論是流程還是報告都要寫很多。
不是說某個刑偵支隊或者刑警大隊想要重啟命案調查機制就能夠重啟的。
這也是為什麼市局和省廳組織的指紋會戰,每年都放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點。
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春節過後案件的發生機率相對較低,這麼多年來各地市刑警大隊刑偵支隊形成了習慣,這段時間的人手比較充足。
重啟命案調查,需要的不僅是線索,更加需要的是人手。
以劉國棟的經驗,陸川發現的這條線索雖然比較重要,但是還不足以讓涼州市那邊重啟三年前命案的調查。
除非秦隊的小舅子,在拿到這條線索後,有更加多的發現。
很快,劉國棟就把相關的線索向秦勇做了彙報,還領了個工作回來。
“小陸,剛剛秦隊交代,這段時間你把手裡的工作先停一停。”
嗯?
“師父,要出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