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章 圓周輻射 (1 / 3)

屍體面板的顏色,也是判斷屍體死亡時間的重要指標之一。

一般來說,屍體在死亡後的短時間內,會保持原有的顏色不變。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屍體的顏色會慢慢發生變化。

在非冷凍情況下,一般的屍體顏色會隨著時間變化,經歷青紫、淡紅、褐黃、蠟黃,淺綠、深綠甚至是黑綠色。

在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最終會出現巨人觀,之後腐敗,進而白骨化。

而在冷凍情況下,屍體顏色的變化又有不同,青紫的過程會比較緩慢,並且在溫度足夠低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後續的腐敗變化。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死者死於煤氣中毒,面板的顏色,尤其是嘴唇會出現櫻桃紅色的特徵。

現場的屍體已經完全凍僵,這種情況下無法根據屍僵的程度對屍體死亡時間進行判斷。

溫度也已經和室外溫度一致,面板顏色沒有太大變化。

王長江給出的一個星期內死亡,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因為,超過一個星期時間,即便在冷凍狀態下,屍體顏色也就有一定變化。

但是,發現屍體的現場不僅有屍體,還有斑點血跡。

王長江繼續給出進一步的死亡時間推算:“積雪上有斑點狀血跡,說明兇手在拋屍的時候,屍體沒有僵硬,否則的話不會在圍牆擦傷後還有血跡滴出。”

“結合這個情況分析,死者死亡時間應該不超過四十八小時。”

至此,死亡原因系扼殺,機械性窒息死亡。

死亡時間在四十八小時內。

現勘拍照、屍體初步檢查、血跡收集都已經完成。

劉國棟收拾起現勘裝備,轉著圈在屍體周圍看了看:“小陸,我按照外螺旋先走一遍,你按照內螺旋走一遍吧。”

陸川點點頭,現場勘察可不僅僅是對現場進行一個拍照,收集一下物證材料就能結束的。

每一次現場勘察,都是有一定的規定流程,對現場進行搜尋,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常見的勘察搜尋方式有直線搜尋、網格搜尋、區域搜尋和圓周輻射搜尋四種方法。

一般來說,直線搜尋在室外型別現場應用比較多,刑警俗稱捋帶子。

陸川上次在宋坤被害案中,肇事車輛撞擊現場,發現距離一百多米外的車輛加速痕跡,就是採用這種搜查方法。

網格搜尋針對室內場景,常常用於較小的、複雜的犯罪現場搜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