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與呂夷簡的爭鬥,雖然推動了慶曆新政的實施,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新政被廢除,國家並未因此受益。
而王安石與司馬光的爭鬥,更是讓國家陷入了長期的動盪之中,百姓疲於奔命,國家實力大損。
丞相大人,你所說的胡黨,難道就能避免這些弊端嗎?你就能保證胡黨不會成為大明江山的蛀蟲嗎?”
胡惟庸聞言,冷笑一聲,說道:“江大人,你太過片面了。
宋朝的黨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和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
而我所創的胡黨,卻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那就是讓大明江山更加富強,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
我所創的胡黨,正是要吸取前朝教訓,避免黨爭的弊端,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先。
江大人,你若加入我胡黨,咱們共同為國效力,豈不美哉?
我們胡黨成員,都是一心為國、憂國憂民的忠臣良將。
江大人,你若加入我們胡黨,定能一展你的才華和抱負。”
胡惟庸一番慷慨激昂,彷彿在給江臨描繪什麼美好藍圖!
江臨心中不由得嘆氣,這個胡惟庸,好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皮!
要是江臨是一個當代熱血青年,說不定真就被他忽悠的激情澎湃,興奮的吃下他的大餅了。
可惜,江臨是個頭腦冷靜的人!
胡惟庸的話絕不能信!
江臨搖了搖頭,說道:“丞相大人,黨爭的本質就是權力的爭奪和利益的分配。
在黨爭中,往往會為了個人的私利和黨派的利益而置國家大局於不顧。
這樣的爭鬥,又怎能稱之為為了國家的未來和百姓的福祉呢?”
胡惟庸聞言,臉色微變,但隨即又恢復了平靜,說道:“江大人,你此言過於偏激了。
黨爭並非全然是壞事,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和利用。
我胡惟庸一生為國為民,所創胡黨也是為了國家的富強和百姓的福祉。你若加入我們胡黨,定能一展你的才華和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