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足矣。”
朱標聞言,心中更加沉重。他忍不住問道:
“韓國公,您為何不在上路前再見一見我父皇?畢竟,君臣一場……”
李善長抬起頭,目光穿過牢房的鐵欄,彷彿看向了遙遠的過去:
“我與陛下,君臣情分已絕。
此生,不再相見,他心中有結,我亦有我的堅持。
相見不如不見,留一份回憶在心中,豈不更好?”
朱標和江臨對視一眼,自然也都明白了李善長的意思。
那是一種深沉而複雜的情感,君臣之間的決裂,死生不再見面的決絕。
朱標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
這位曾經為大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臣,已經與他父皇朱元璋之間,劃下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他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卻又咽了回來。
而江臨,則是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當歷史的輕描淡寫化作眼前的真實場景,那份震撼與觸動,是任何言語都無法比擬的。
江臨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刻的沉重與深遠。
李善長緩緩抬起頭,目光穿過牢房的鐵欄,彷彿穿越了時空,看到了遙遠的未來。
他語重心長地囑咐朱標:“太子啊,自元朝一統天下至今,已歷一百多年。
這百餘年間,戰亂頻仍,災禍連綿,百姓們飽受橫徵暴斂之苦,早已疲憊不堪。
他們一直都在等一個太平盛世,一個能讓他們安居樂業、安享太平的年代。
而你,是我見過的最仁慈之人,未來必將成為一位仁君。
我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為天下百姓開創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
說到此處,李善長的聲音微微顫抖。
這是他對大明朝未來的期許。
是他對天下百姓的愛。
為人相者,可以在朝堂之上鼓弄權術,可心中,必然包容著天下蒼生!
這是胸懷!
朱標深深地向李善長行了一禮:“韓國公放心,我朱標定當銘記您的囑託。
竭盡全力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