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這是我們從小就學習的一個成語。
放在以前,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它的意義。
哪怕陳平生也是一樣,但他今天卻不得不反覆提及這一個詞。
主要還是集團大了之後,難免就會有一部分員工或者是高管,膨脹而不可自持。
五一小長假,集團還是照例休息一個星期。
沒有任何調休,也不需要去研究。
放到七天後,要是再遇星期六星期天,那該休還是得休。
員工放假,陳平生這個大老闆卻在參加完高虎的婚禮後。
又轉道去了魔都,他這次去主要還是找童澤蘭包括沈南朋他們商量造車事宜。
現在這時代,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扶持,外人很難想象。
買車補貼,免購置稅還包上牌。
地方正府甚至為新能源車的融資補貼,大開綠燈。
可以說你能想象到的資源。
或者是你需要的,它都會為你提供一切便利。
這就是國家扶持型產業。
新能源門檻極高,不止是集中了很大一部分國家級資源,更是集中了各大行業出類拔萃的頂尖級人才。
想想就能理解了,這畢竟是一個入門級門檻都需要百億資金才能啟動的世界級風口產業。
先不要說其它了,能籌出一百億來造車的那就不可能是普通人。
陳平生放到這個裡面,也僅僅只是最不起眼的一員。
想要造車,錢那是必須的。
其次就是組建一支超強的精英型團隊,如小米早期創業那般。
人脈這一塊,要說最強的那無疑就是那些頂級的資本投資人。
他們可以說掌握著各行各業的發展詳情,更是清楚的知道。
誰誰誰…很厲害。
童澤蘭還是很意外的,她都沒想到陳平生竟然也想著去幹新能源了。
這行業,可以說是智慧手機之後的又一大世界級風口。
沒有任何一個產業能與之相比,同樣,也沒有任何一個產業的競爭會比它更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