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港娛之養生從藝指南> 第88章 時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8章 時機 (2 / 2)

研音作為經紀公司是綜合看長遠好處,自然是希望她來的,畢竟是個亞洲頂級的劇集資源,但這樣,她所簽唱片公司華納就吃虧了,這個檔期去唱歌不香嗎?所以華納必須爭取讓自己所持版權歌曲成為劇集ost,他們也要吃到明菜去演戲的紅利。並表示還方亦華不需要付他們使用費,反正那點錢本來也只是意思一下罷了。

然而華星畢竟和邵氏同個老闆,島國華納為了從邵氏那邊得到這個ost業務,便打起了陣容牌,讓曾經給明菜寫過《少女A》的琴澤廣明負責此事,幷包攬劇集配樂,邵氏不需要花一分錢。琴澤廣明在全亞洲都很吃得開,高產勝母豬,譚泳麟很多歌如《愛情陷阱》就是跟他合作的,而他最好的作品其實都供給了日星,黎曉田這位漢化家哪打得過他。毫無意外,這個餅也就被島國華納拿走了。

琴澤廣明為表誠意,同時也是因為劇方有一個比他還大牌的音樂人酈樂成,所以他除了量身定做的歌曲,還拿出了他認為契合劇目的一堆存貨讓招正強及酈樂成選擇,酈樂成便從其中發現了一支剛寫完還沒填詞的曲子,即是未來琴澤廣明會給譚泳麟的那首《朋友》。

哪怕琴澤廣明為了回報酈樂成把機會給他,便只按港島標準收他五千塊港紙意思一下,酈樂成本也不打算問他把這支曲子要過來,但那時他已經計劃讓周華劍一炮而紅的歌偏偏也定的叫《朋友》,譚泳麟會在12月發片,和周華劍的發片時間很接近,宣傳期絕對會重疊,哪怕酈樂自信周華劍的那首《朋友》比譚泳麟那首《朋友》爆,但一個只是毫無基礎的新人,一個事業巔峰期的譚校長,周華劍沒有名氣及宣傳優勢,勢必會被他蓋,到時候別人一聽說《朋友》很火爆,去買碟,都會買譚泳麟那個。為此,酈樂成只得先下手為強,畢竟親疏有別。

反正譚泳麟下張新專輯裡,《朋友》也不是主打歌,主打歌是專輯同名的《暴風女Lorelei》。

國粵兩首《朋友》,加上一首之前順便寫的《濃情化不開》,周華劍自己寫的歌裡,酈樂成只能挑出2首國語歌是合格的,這樣就只湊出了5首。

酈樂成沒辦法,又湊了三首:第一首《未命名》是他上輩子90年代末寫的粵語歌,上輩子給了Eason唱,Eason是他一手打造的,他包辦了他八成的代表作,但這首歌不適合Eason,當年沒唱紅,算是遺珠,第二首是國語的《島歌》,第三首國語的《淚光閃閃》,順便把最後兩首還做了日文版。

這樣就剛好十首。

周華劍的唱腔及嗓音特點,讓他比大部分島國的演歌歌手、民謠歌手還適合島風演歌和民謠,酈樂成倒是想圖省事,把《花心》《讓我歡喜讓我憂》錄出來,可惜這些歌的日文原版早就發表了,拿來唱得付錢買翻唱權。

周華劍不會日語,但還是靠死記硬背讀音,在錄音前就把這兩首歌的日文版練得極為完美了。

由於準備工作比較充分,錄音的進度也非常喜人,但酈樂成也不肯陪他磨了,多數時候,他就是不時過來監工一下,提出調整要求。

酈樂成其實挺清楚,周華劍這張出道碟,10首歌,5首國語,3首粵語,還有2首國語,乍看好像用力太分散,實際上,這張碟裡絕大部分歌,光靠單歌就能讓一張專賣到爆的超級金曲。酈樂成為的一口氣讓周華劍開啟整個亞洲的市場,畢竟周華劍這個屬性其實挺難得的:母語粵語的港人,主攻國語歌,最適合他的曲風卻是復古島風及國風武俠歌曲。

島國演歌、民謠的黃金時代是6、70年代,進入80年代,這類歌曲逐漸被視為一種充滿歷史年代感的音樂形式,鮮有創新,雖然現在它們沒有之前火爆了,但仍有很大市場,還沒成為過時的東西,正適合周華劍打入市場。他甚至可能比鄧麗珺還能對上島國熟齡受眾的頻道。過了80年代,可就沒這個視窗了,他就算唱得再好,也別想進入島國的主流市場,這是最後的時機了。

如果這張專輯能如預計般大獲成功,那麼可能要改寫港島,乃至華語樂壇的格局,以後港島就不是粵語區的譚張爭霸,而是看誰才是真正的亞洲歌壇天王。這樣,誰還敢動不動說自己不玩了,告別歌壇啊,戰場大得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