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三日的心情,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
最開始,是因為蔣老爺,他不得不出來收拾這爛攤子;後來被圍觀,深深的尷尬;而當現在看到,百姓心悅誠服地跪在遠處,那匍匐著的身影,是那般前虔誠,他的內心,竟然也有些澎湃起來。
自小,奪嫡對他來說,就不是什麼陌生的詞彙。
德妃只告訴他,他出身不比太子低,他有強盛的母族,他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他定是治國良才。
好像奪嫡,就是一件最理所當然的事情,他既然是皇上寵愛的兒子,太子死了,他就該為自己爭取。
如今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他和其他幾個王爺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轉身看到這些百姓的時候,他才忽然頓悟。
不管是否要爭這江山,都要把百姓放在首位才行啊。
別看他們一個個,是那樣渺小,但正是這樣渺小的他們,才撐起了一個國家。
自己在受著他們行禮的時候,又何曾想過,自己為了他們做過多少事情。
這一場雨,洗刷盡的,或許不只是百姓心中對朝廷的不信任。更讓慕闕在迷茫徘徊後,對眼前的路,有了新的認識。
於是他坐在馬車上,威嚴卻有不失溫和地開口,出口之言,倍加鄭重:“本王這三日已經證明了,新一批的官鹽沒有問題。蔣家以後也不會負責官鹽的生意,有朝廷把關,你們也可以放心。”
百姓們跪在地上,慢慢地抬起頭來,只見那個異常俊美的男人,坐在馬車中,眼眸幽深如海。
他的語氣是這樣堅定,彷彿一聲聲都叩在他們的心上。
他說出的話,已經讓百姓預見了另外一個未來。
於是他們重新叩首,對慕闕道:“恭送端王殿下!”
慕闕心中的一顆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這才慢慢地放下了車簾,讓車伕趕車回府了。
府中早就有人候著他了,他進門後,就有人準備熱水,又是有人準備薑湯的。
畢竟慕闕是整個端王府的頂樑柱,誰倒了,他都不能倒。
蔣家這麼多年的賬目,明面上是沒什麼問題,但其實內裡處處是破綻。若是交給慕翎和慕澤來辦,蔣老爺指不定人頭落地多少次了。
慕闕為了擺平這件事,還有很多要費心的地方。
所以他只是趕忙洗了個澡,也顧不上休息,就又開始交接賬目。
而他不知道的是,從桂花巷中蔓延出來的好名聲,一路傳遍了京城。
就連他身邊的這些侍衛,都有人問東問西的,好多人家知道自己要迎娶蔣子翠了,都想問問慕闕手下的這些侍衛娶親了沒有,他們想把女兒嫁給他們。
慕闕對此還覺得挺樂見其成的,畢竟自己手下這批人,平素接觸的都是男人,有些已經適齡了還沒成婚,若是成促成幾對好姻緣,也不白費他們為自己淋的一場雨。
漸漸的,官鹽有毒的事,就被平息了。大家開始吃官鹽,讓朝廷的那些官員也放下了心來。
甚至還有不少官員感慨,慕闕這次真的是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