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會兒,廖麗琴問慕紫:“最近有和翟南聯絡過嗎?”
慕紫略微嘆息:“庭審結束後就沒再聯絡了。”
廖麗琴聽了便知道,當初自己的猜測,應驗了七八分。
否則以翟南的性格,是一定會和慕紫保持聯絡的,哪怕網上偶爾發個節日祝福也好。
“他最近好像過得還不錯,已經有自己的專欄節目了。”廖麗琴說道,“我在畢業群裡看見有人分享他的專欄連結,有興趣的話你可以看看。”
慕紫輕輕扯了下嘴角,淡淡的笑了笑:“之前看過,像是做法律知識普及。”
“是嗎,現在好像不一樣了。”廖麗琴的語氣有些嘲諷意味,“開始做案情分析了,你打過的幾個案子也沒落下。”
慕紫蹙起眉,立即有股惡寒感湧上來,極其不舒服。
透過案情的例項分析,間接性的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當然要比單調的教科書有趣得多。
尤其那些新聞裡出現的奇案、大案,記者通常只知道大概,不清楚細節,而翟南用推理的模式,抽絲剝繭的在直播裡展現出來,很容易吊起觀眾的胃口。
可是……
蹭熱度這種事,不正是另一種利用嗎?
“我早說過,他的心思不在學業上。”廖麗琴冷冷說道,“太功利了。”
若是以前,慕紫大約會幫翟南說話,她會說不是翟南太功利,是這個社會太功利,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吃飯坐車應酬水電費房租費,是生活的緊迫感逼人變得功利。
然而現在,慕紫一句話都不想說。
她看著校園裡來來往往的學生,看著五月裡明媚的陽光,最終只是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