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京城的林一暫時還不知道家裡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多有福氣,他考完試之後還留下來並不是專程為了接待蕭哥,而是有別的安排。
他在幹嘛呢?
忙著見各路媒體。
不過這些媒體並不是自發找過來的,而是林一找劉簡妮拜託她聯絡來的媒體“朋友”。
劉簡妮現在雖然已經跟林一沒什麼關係了,但對於曾經替自己掙過錢以後可能還有機會再掙的人,她是不吝於幫這點小忙的。
至於林一,他這麼做單純就是為了曝光自己,不過不是為了享受一點虛名,而是為自己的下一次創業在做鋪墊。
當初自己在京電的地下室裡跟師姐和建國三個人艱難起步,堪稱是兩手空空一窮二白。
第二次創業當然不能弄得比第一次還寒酸,除了口袋裡多了1200多萬美元的資金之外,還得造點聲勢出來。
林一是上過新聞的,但除了青年報那次之外,剩下的都是作為餓了嗎張旭濠或者每團王星的背景板,在他們的故事裡一筆帶過或者壓根沒出現名字。
這一次,他是唯一的主角。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還遇到了一位熟人,見到對方的時候他很驚訝:“你怎麼在這裡?”
“我在這裡實習啊,本來實習生是沒資格跟採訪物件接觸的,不過我跟他們說我是你的高中同學,所以才讓我過來的,其實還是沾了你的光。”
是馮文茜,林一倒是知道她後來似乎做了記者,但現在才大一啊。
“你這麼早就出來實習嗎?”
馮文茜笑著反問:“我的高中同學現在都已經是2000萬美元身家的創業明星了,我出來當個實習記者算早嗎?”
林一也笑了:“沒有那麼多。”
關於2000萬美元的事情他沒有多說,因為這本來就是自抬身價的,不過創業明星這四個字並沒有否認,因為這正是他整這一出的目的。
這個人設在真正的業內大老那裡當然不值一提,但是某些時候還是有點效果的,他覺得自己應該用得上。
馮文茜沒有糾結錢的事情,而是說道:“上次青年報是你跟餓了嗎那個張旭濠一起接受的採訪,這次可是貨真價實的你的專訪,看來也保不住了。”
她自然是在開玩笑,不過林一併不是存心賴賬,既然這次正巧碰到了,他乾脆就帶著馮文茜找到了劉簡妮的那位“朋友”,直接提出這篇採訪發出去的時候希望加上“實習記者:馮文茜”的名字。
通常來說,這樣的臨時工是沒有署名權的。
那是一位年長一些的女記者,她眼神古怪地打量了兩個人一眼,其中注視馮文茜的時間更久,最終還是點頭了。
兩人都沒有在意那個意味不明的眼神,林一笑著問道:“這樣勉強算我履行了承諾吧?”
馮文茜學著電視裡宮廷戲“謝主隆恩”的禮節略微意思了一下,嘴上說道:“多謝林老闆的關照。”
兩人打趣了幾句,採訪很快正式開始,坐在林一對面的就是剛才那位女記者,而本來是打雜的實習生馮文茜得以坐在她身後,像是在做記錄。
有了青年報的經驗,接受採訪林一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不過他總感覺這一位沒有當初那個叫王珂的女記者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