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平凡之路2010> 第126章 嚮往的生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6章 嚮往的生活 (1 / 3)

彭宇琛深諳先抑後揚的說話技巧。

“販賣快樂的人”聽起來比“偶像是一種商品”就要好得多,顧采薇和張家琪都眼前一亮。

“實際上,我一直認為把偶像視為一個單獨的藝人型別是一種歧視,是演藝界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體現。”

“就像我剛才說的,粉絲喜歡什麼,偶像就學什麼,就演什麼,所以偶像就是藝人本身。”

“RB的傑尼斯,喜多川在70年代推出了第一代男子偶像,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演藝界的中流砥柱。”

“比如說號稱元祖偶像的木村拓哉,常年保持收視冠軍記錄,是當之無愧的日劇天王。”

“韓國的偶像歷史更短,公認的韓流鼻祖是97年才出道的男團HOT,這些成員到今天才三十來歲。”

“韓國的演藝圈前後輩制度扭曲到畸形,他們在原本的演員歌手那裡遭遇的歧視更像是作為後輩受到的排擠。”

“所以說,偶像不應該和其他藝人涇渭分明,偶像就是年輕的藝人。”

彭宇琛對偶像的境遇打抱不平是有感而發。

因為她作為偶像工廠的一部分,能夠感受得到來自壟斷資源的娛樂圈老人的壓力。

雖然她還沒有在國內推出偶像團體,但她不認為能逃得過傳統勢力的指指點點,乃至明槍暗箭。

“那些現在被公認為唱功出神入化的、演技惟妙惟肖的所謂實力派藝人,他們難道出道的時候就有這些實力嗎?”

“他們是選擇性地忘記了,當初自己受到喜愛,也不過是因為那張滿是膠原蛋白的臉蛋而已!”

現在“小鮮肉”這個詞還沒有流行起來,不然她一定會用上。

彭宇琛很快意識到,沒必要對自己的攻略目標多發這種牢騷,以影響對偶像的職業信心。

她立刻總結了一句:“總之,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不要聽信那些偶像就是花瓶的歧視性言論。”

“不要把韓國娛樂圈那種喜歡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陋習當作天經地義,一個年輕偶像並不比一個年輕演員或者年輕歌手低人一等。”

張家琪聽得津津有味,這是她第一次站在粉絲以外的立場看待這些事情。

而顧采薇則若有所思:“你說偶像是販賣快樂的人,又說他們不一定要用作品跟粉絲交流,那他們靠什麼呢?”

“建立情感聯絡。”

彭宇琛繼續循循善誘:“偶像為什麼會出現?因為通訊技術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絡變得空前簡單和頻繁了。”

“傳統的藝人高高在上,粉絲們只能在電視劇裡、唱片的MV裡,還有海報上看到他們。”

“最近距離的接觸,無非是演唱會的時候混在人群裡為他們吶喊幾聲。”

“偶像則不同,他們出現在街頭巷尾,透過社交網路釋出自己的行程方便粉絲追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