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書院,建立的時間並不長。
如今書院的山長,正是當初輸了賭約,老老實實來給熊午良打黑工的黃歇。
屈原讚道:“那黃歇雖年紀不大,行事章法卻頗有度!”
“如今書院的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倍,現有學生近兩千人。”
熊午良驚奇道:“黃歇一個人教得過來嗎?”
屈原撫掌笑道:“君侯有所不知——黃歇帶出了第一批學生後,將很多學生都留在身邊,一邊繼續學習,一邊充當書院的師資力量。”
“再到後來,聯軍攻滅齊國,燕軍佔領了臨淄……齊國的稷下學宮也受到了波及!”
“很多名家學者不堪戰亂,紛紛出逃。黃歇則趁機許出優厚的待遇,邀請各派名士前來曲陽繼續辦學。”
“曲陽書院給這些名家提供食宿,給他們最好的環境治學——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們時不時給學生們上幾節課。”
說到這裡,屈原不禁大笑起來:“如今的書院,已經今非昔比!堪稱是整個楚國頂尖的學術聖地——墨、儒、法、道、縱橫、兵、農、陰陽……各家皆在曲陽書院開派治學!”
“各學派的宗師,分別在書院裡招收弟子,欲要一較高下。”
“書院裡人才濟濟啊!”屈原笑得老臉像一朵花一樣。
書院能辦到現在這個樣子,著實是讓屈原意外。
話說當初熊午良親眼目睹地方豪族是怎樣無恥盤剝過路人的,盛怒之中,屈原又乘勢而上,勸說熊午良在封地裡推行變法。
熊午良故而下定決心打擊地方豪族。
首先,便要培養一批靠得住的基層官吏,不至於地方豪族撂挑子搞對抗之後讓封地癱瘓。
曲陽書院,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最初,屈原對書院的期望僅僅是培養些識字的小吏,也好為他下一步變法策略提供支撐……現在書院卻遠遠超出了他的指望!
各學派的名士齊聚曲陽書院,自然少不了摩擦和比較。
但是大家都是頂尖的宗師,誰能比誰差啊?水平都差不多,誰也辯不倒誰。
那怎麼證明自己的學派才是顯學?
在黃歇的建議下,各學派約定——各自招收學子,將所學傾囊相授,由學子們的較量來判斷哪家學派更出色。
卷!往死裡卷!
學!往死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