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薯神物若能發放全軍,或許能有助於維持士氣!”
其實楚軍的‘戰飯’,已經相當豐盛了!
每人每天,可申領的物資如下——
三份幹餅,或是三份粟米飯糰;
些許番薯幹;
一條鹽漬醃魚,或是一枚雞蛋;
半罐肝醬罐頭或是肉類罐頭;
如果是別的時節,還能提供一些青菜果蔬……眼下是冬天,實在難以給大軍提供足夠多的青菜,但也有水果罐頭作為代替,來補充維生素。
除此之外,還有一枚小小的蔗糖,還會不定期地給士卒們提供茶葉。
隔三差五,負責後勤的軍需官還會為大家搞來些許鮮肉……
在這個大家普遍吃不飽飯的年代——咱們楚軍的伙食待遇,簡直強到離譜!
事實上,楚武軍的伙食如此豐盛,也是很多平民子弟擠破頭想要加入武軍的重要原因之一。
武軍有了充沛的食物、營養搭配也還算均衡……故而三軍上下各個兒膀大腰圓,臉上帶著象徵著營養充足的油光——
在近身格鬥中,哪怕是不穿戴甲冑,尋常北方六國的三五個士卒也未必是對手!
……
不過話說回來,近來楚武軍的伙食待遇也有所下滑——
熊午良充分吸收了齊軍莒陽之敗的教訓——至少在伙食供應上,努力做到對楚武軍和普通士卒們一視同仁。
像是上述那樣的伙食……只是供應十五萬武軍,楚國還算能負擔。
但如果五十五萬楚國大軍全都供應那樣堪稱‘奢侈’的飯菜……即便以楚國的後勤能力,也實在扛不住了!
於是武軍的菜譜明顯退化——鹽漬醃魚、雞蛋、果蔬罐頭這三樣兒,都從‘每天發放’變成了‘隔個三五天發放’。
至於肝醬罐頭或是肉類罐頭,也從‘每天半罐’變成了‘三天一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