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開臉色嚴肅:“我王明鑑——所謂唇亡齒寒,齊國一旦覆滅,我燕國就將緊鄰楚軍的兵鋒,大王試想,如今的燕國,能擋住如今的楚國嗎?”
燕王姬樂資不禁打了個寒顫。
現在的燕國與楚國並不接壤——在燕國君臣看來,實在是一種幸運。
君不見魏韓秦三國,因為與楚國接壤……楚軍在邊境上擺放了數量龐大的軍隊,分別由洪石頭、廉頗率領,給了上述三國莫大的壓力。
於是,秦魏韓三國雞犬不寧,不得不在邊境上也囤積重兵,生怕楚國突然翻臉。
在邊境大量陳兵,勢必代表著農夫數量的減少——楚國人多,不怕這個,但秦魏韓三國可就遭了大罪了!
長此以往,已經影響到秦魏韓三國的國內生產了。
除了秦魏韓三國之外,另外一個和楚國接壤的邦國便是齊國——正捱揍呢。
由此可見——距離楚國太近,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秦開:“以臣之見,當召回遼東燕軍,時刻備戰。”
“如果楚軍再次進犯齊國,我們非但不能嘲笑齊國,還要出兵支援!”
姬樂資眉毛擰得死死的,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就依秦公所言。”
……
楚軍從【莒陽】敗退的訊息,也很快傳到了魏國和韓國。
和燕國人的內心糾結完全不同——魏王和韓王各自得知了楚軍敗退的訊息之後,都是發自內心地欣喜!
“好!好啊!”魏王魏遬(讀‘速’)撫掌大笑。
魏遬是魏國的新君——今年剛剛即位。
上代魏王魏嗣,在位19年,於今年年初去世,史稱魏襄王。
‘襄’,不是什麼好諡號……這位魏王魏嗣在位期間,在軍事上屢戰屢敗——即位元年便合縱攻秦,無功而返;魏襄王二年,在【關津】又敗於齊國。
襄王五年與秦戰,敗於【曲沃】。
襄王十二年與秦戰,戰於【皮氏】——雖然艱難守住,但是損失慘重。
襄王十六年,再敗於秦,丟了兩座城池
除此之外,還有垂沙大敗、秦魏韓聯軍攻楚大敗、插手楚國靖難之敗……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