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就當上了莒陽這種地方的守將,田丘當然是意氣風發的。
莒陽——齊國最靠南的大城,直面楚國的第一道防線。
田丘如此年輕就能坐上莒陽守將的位置,除了家世的支撐之外,自身的實力當然也不弱……在很多人眼裡,田丘都是齊國王族年青一代中最優秀的人才之一。
望著麾下眾將,田丘拉長嗓音道:“上個月,我們一共弄死了一百多個楚卒。”
“諸位功勞甚大,我要在齊王面前為爾等請功!”
眾將相視一笑。
田丘繼續說道:“楚蠻羸弱,在我齊國新軍面前不堪一擊——過去一個月的獵殺中,我齊國新軍無一人陣亡,僅有兩人受傷而已。”
“諸位,可喜可賀啊!”
眾將再次相視一笑。
話說齊國效法楚國武軍的制度,編練了兩萬‘齊國新軍’——步騎各半。
眾所周知,楚王熊午良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雖然已經五六年沒有打仗了……但是指望這位恐怖的楚王忘記齊國人給楚國帶來的傷害,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楚國那場靖難之役中,齊國是陰謀的發起者,也是出兵最積極的。
所以哪怕是用腳指甲都能想得明白——楚王遲早會大舉興兵攻齊,以報仇雪恨。
因此,齊國編練的兩萬新軍完全就是以楚國為假想敵,所駐紮的地方正是齊楚邊境上的【莒陽】——隨時準備和楚人掰掰手腕。
田丘也因為手底下有了這麼一支強兵,感覺腰桿子硬了……所謂耗子腰間別了杆槍,就有了打貓的心思……田丘麾下有了這兩萬精銳齊軍,就像是熊孩子手裡握了根又直又長、虎虎生風的木棍,不抽打兩下油菜花顯然會渾身難受。
於是田丘鼓勵自己麾下計程車卒對楚國挑釁。
攻打楚國的城池當然是不敢的——沒有齊王的命令,縱然田丘再怎麼傲慢囂張,也不敢擅自開戰。
但是獵殺一些小股的楚軍斥候這之類的行為,田丘非但不阻止,而且大為鼓勵,甚至還獎勵他們的戰功。
話說回來……
楚國對田丘所作所為的反應則出乎意料地軟弱——除了加派人手之外,並沒有派出使者向臨淄提出嚴正抗議,那個傳說之中的羋良小兒也沒有親提大軍前來複仇……
於是田丘的膽子越來越大,麾下齊國新軍的眾兵將膽子也越來越大。
逐漸地,他們不滿足於在邊境獵殺小股的楚軍斥候,竟然狂妄到組織一隊隊的齊軍騎兵,席捲楚軍邊境的烽火臺、崗哨……如果遇見了楚軍斥候,那更像是狼看到了兔子一般窮追不捨,往往追得深入楚國境內。
楚軍的那些普通的戍卒,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齊國新軍,顯然遠遠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