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午良手中,只有一支成建制的騎兵——那就是驍騎軍。
其實制約熊午良麾下騎兵數量的,只有戰馬而已……驍騎軍所用的戰馬,還是當初熊午良從秦軍手裡繳獲來的。
事實上,隨著幾年時間的過去,驍騎軍所騎乘的戰馬已經逐漸老化甚至死去,很多騎士甚至已經被迫用劣馬來代替胯下衰老的戰馬。
無疑,這使得驍騎軍的戰力大大縮減。
如果能奪下隴西之地,那麼楚國將不再缺少牲畜、不再缺少戰馬……甚至能效法趙國,組建數以萬計的騎兵軍團!
隴西之地,實在太誘人了!
若是就這麼放棄,熊午良真是心有不甘。
而且如今秦軍盡數撤走,隴西空空蕩蕩,除了趕來的義渠兵之外幾乎不設防——恐怕很難再有今天這樣奪下隴西之地的絕佳機會了。
“這一仗,一定要打。”熊午良沉聲定下了基調。
就算把曲陽新軍和驍騎軍拼光了,只要拿下隴西,那也是賺的!
而且……想要打敗義渠兵,或許也不需要太過慘烈的傷亡……
包括格速宜在內,帳中眾將齊刷刷道:“願聞將令!”
小君侯說打,那就打!
狗屁的義渠牛頭兵……一群蠻子而已。
只要有小君侯在,定能再次帶領我們取勝!就像以前輕鬆擊敗齊軍、秦軍、魏韓聯軍一樣!
熊午良:“義渠兵兇狠,但裝具簡陋,單論正面搏殺定不是我們的對手……汝等適才心驚,無非就是惦念著他們的犍牛衝陣罷了。”
“本侯心中已有一計……或許有用。”
“先傳我令——”
“巴蜀有我楚軍十萬之眾——速速從巴蜀之地,調楚軍北上。”
手中兵力的匱乏,已經極大地限制了楚軍攻城略地的速度,也使得熊午良沒辦法全力投入到與義渠的戰爭中去。
楚軍攻城略地之後,總要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守軍。這裡留下三百曲陽新軍、那裡留下五百曲陽新軍……一來二去,更顯得兵力捉襟見肘。明明楚軍一路打過來傷亡不大,但熊午良手中竟然只有五六千可用的曲陽新軍了。
而熊午良口中所謂巴蜀之地的十萬楚軍,大多都是原先的‘巴人義軍’改編而來。
相對來說,這十萬楚軍的作戰經驗還算豐富,裝備也不差。
雖然他們的戰力肯定還是比不上秦軍或是義渠兵,但據城而守的能力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