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私掠許可的套路沿用了幾百年。在整個大航海時代,絕大多數海上國家都使用過類似的手段來爭奪制海權。
對於弱小的國家來說,這是爭奪制海權的最好辦法。
當然,對於大楚這樣的海上絕對強國來說,實行這樣的策略,也能有效地打擊走私、打擊北方六國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船隊。
在真實歷史上,直到1907年,各國在海牙和會上確認‘武裝商船必須視為軍艦造冊管理’,私掠許可的歷史才算正式畫下句點。
熊午良不禁獰笑一聲——
想走私?
想發展海上力量?
桀桀桀!
一把抓住,頃刻煉化!
……
郢都郊外。
冬天的風席捲過荒野,但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難以掩蓋其生機勃勃的氣息。
田野上,儘管是冬季,但楚國的農業技術已經相當發達,農民們利用越來越完善的水渠系統,使得田地即使在嚴寒中也能保持一定的溼潤,以備來年春耕。
放眼全天下,唯有楚國的水利設施最為完備——一來是因為南方多河流,二來是因為熊午良和宋哲十分重視。
而郢都周邊的田地,又是整個楚國水利設施最完備的地方之一。
可以與之媲美的,唯有熊午良的四縣封地。
田埂間,偶爾可見一些耐寒的作物,這些都是書院的雜交試驗作物,被稱為‘冬粟’——僅在郢都周邊進行試驗種植,如果效果好,再向全國推廣。
目前看起來效果不錯。
雖然顯得有些蔫吧……但好歹在冬日的陽光下依然綠意盎然,像是能有些收穫的樣子。
道路兩旁,高大的樹木雖然已經落葉,但它們的枝幹依舊挺拔。
楚國的官道真不是吹的——熊午良攝政之後,非常重視修路的問題。這不僅是促進商旅繁榮、能多掙錢那麼簡單……還能提高郢都對全國各地的掌控能力。
對於致力於集權的熊午良來說,這就顯得十分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