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魏韓聯軍,是以何人為主將?”熊午良如是問黃武。
黃武不敢怠慢,立刻低頭道:“回稟主君——”
“二十萬趙魏韓聯軍之統帥,是一個名叫廉頗的趙國小將。”
“此人名不見經傳,應當不是什麼難以對付的人……”黃武觀察著熊午良的臉色,小心翼翼地繼續說道:“多半是因為趙國出兵最多,所以魏韓兩國才准許趙國將軍擔任趙魏韓聯軍主將。”
“只是不知道——那趙雍為什麼派來這麼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將……來和君侯您交戰。”
熊午良挑了挑眉毛,沒有回應黃武的馬屁。
廉頗?
這哥們兒可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在真實歷史上,廉頗作為趙國中後期的名將,幾乎可以和全盛時期的白起打得有來有回。
在真實歷史的長平之戰中,廉頗率領趙軍主力,和白起麾下的四十萬秦軍對峙……竟然沒有絲毫破綻。
善戰如全盛時期的白起,也無法擊破廉頗指揮下的趙軍,最後只能選擇相持對峙的方式,嘗試著憑藉秦國的雄厚國力,拖垮趙軍的後勤。
趙國最後被拖得受不了了,於是派出著名的趙括替代廉頗充任主帥,改變了廉頗‘固守原地,等待五國援助’的戰略方針,選擇提前與秦軍決戰……留下了一個‘紙上談兵’的典故。
不過話說回來,趙括確實也不菜!
首先,他的對手是全盛時期的白起——彼時的白起已經年近六旬,無論是心智還是謀算,都處於巔峰時期……就算是韓信、諸葛亮、李靖等人領兵,也不敢說能穩贏這個時期的大秦武安君。
輸給這麼一個對手,實在不丟人。
其次,趙括指揮著幾十萬大軍進退衝殺,指揮有度……在最後被秦軍包圍之後、趙軍在彈盡糧絕的時候,竟仍然堅持了幾十天的時間沒有譁變……單憑這一點,就一點兒不菜了。
後世嘲諷趙括的那些文人,若真給他們四十萬軍隊去指揮……恐怕連趙括百分之一的水平都沒有,能順順利利行軍個一百里不出亂子都算不錯了。
咳!跑題了。
不管怎麼說,廉頗絕對不是什麼不入流的垃圾貨色。
能讓全盛時期的白起抓不出任何破綻,廉頗絕對算是個‘擅守’的名將!
當然,現在這個時間線的廉頗,肯定稍顯稚嫩……但也不會太菜。
“不好打啊。”熊午良深吸一口氣,自言自語。
……
秦趙魏韓四國的軍隊,席捲楚國西部……各地楚軍奉來自郢都的命令,各自後撤,絲毫沒有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