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疾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倒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感慨。
焯!
我以前過得都是什麼苦日子啊!
三日之後,熊午良派了一千驍騎軍軍士,大張旗鼓地護送相里疾‘南歸’。
曲陽侯親自出城相送,親手贈予精鐵百鍛劍一柄,給了相里疾十足的面子。
來的時候,相里疾被關在囚車裡,狼狽不堪。
走的時候,騎著高頭大馬,千人護衛,極盡尊榮。
相里疾一路回到了【蒼梧北】,面對大吃一驚的眾貴族拓荒團,擺出了十足的神氣,種種裝逼行為此處按過不表。
隨後,相里疾又對呂義出示了熊午良的手令——釋放戰俘。
話說相里疾在嶺南雖然被尊奉為大精夫,但是對於各部族卻沒有任何實際的掌控力,因此也不能命令他們必須投靠楚國……
但是熊午良先是慷慨地釋放了各部族的戰俘,率先展露了誠意,也給了相里疾說服其他部落的資本。
另外,熊午良允諾的種種條件,的確十分優厚。
相里疾再將自己在楚國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道來……楚人的富庶、兵甲的強盛……繼續抵抗完全是死路一條。
相里疾明確表示:“我部族已經歸順楚人,希望各位也要識相。”
“我相里疾,已經是楚國的嶺南君了!”
“如果你們還要與楚人為敵,那就是我族的敵人。”
面對此情此景,其他各部族還有什麼辦法?
相里疾這個勢力最強的大精夫,已經心甘情願地要給楚國當狗腿子……誰要是還心懷怨望,恐怕就要招來相里疾的討伐了。
嶺南部族之所以敢於對抗楚國,就是因為來拓荒的楚人在明處,而自己在暗處。
相里疾當然知道大家的部族位置之所在——他投降了,五溪人最後的優勢也蕩然無存。
而且,熊午良提出的條件確實有夠優厚……
“東越諸部族,願意跟隨大精夫的腳步!”
“南越部族,願意效忠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