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陽和許佑二人面面相覷,不知道熊午良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而屈原當然明白——熊午良口中詢問的‘那件事’,便是推恩令的頒佈。
眾所周知,在這個時代是沒有電視或者廣播的——如果是在後世,想要釋出一條政令,上一秒剛剛釋出,那麼下一秒便舉世皆知。
但在這個時代卻完全不同。
根據距離的遠近、道路是否平坦……一道政令從郢都發布之後,可能要透過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傳遍楚國各地。
至於某些十分偏遠的地方,甚至很難確保他們知悉新的政令。
此即所謂的‘山高皇帝遠’是也!
而熊午良擔心的,便是傳令的這段關鍵時間!
昭雎不是傻子。
只要他看一眼,便知道所謂的‘推恩令’將會是削弱老貴族的神技。
同樣,昭雎也一定能想明白——推恩令這樣的陽謀,一定能得到舉國上下絕大多數貴族子弟們的共同擁戴——只有極少數人才是受害者。
所以,一旦推恩令傳遍全國,那麼屈景昭等老貴族將再無還手之力。
那麼……
若想反抗,只剩最後一個辦法!
那便是在這段傳令的時間內,利用資訊差,鋌而走險,公然兵變!
不可不防啊。
根據召滑的分析——如果昭雎鋌而走險,那麼一定會封鎖各路的交通,爭取最大化減緩‘推恩令’使者前往全國各地傳令的速度,以此來盡最大努力保障各地老貴族及附庸勢力的團結。
而郢都內外的老貴族勢力,將會在這段時間內,發動孤注一擲的衝擊。
單論此地的戰力,熊午良其實不怕。
畢竟三千精銳曲陽新軍就駐紮在城內,而城外還有七千曲陽新軍、一萬驍騎軍……在郢都周邊小規模玩一玩硬的,熊午良不虛。
但,一旦開打……因為昭雎利用主場優勢沿途截殺了信使,所以各地的老貴族勢力們肯定短時間內得不到‘推恩令’的訊息,那麼他們就有可能會響應屈景昭的號召,在各地割據造反。
拖得一段時間之後,就算他們最後知曉了推恩令,但因為起兵謀反已成既定事實,也只能硬著頭皮和熊午良作對到底。
而正如前文所說——這樣的平叛戰爭,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熊午良實在不想打。
無論輸贏,都將是漫長的內耗。
最後只會平白無故讓外邦撿了便宜。
那該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秘密派人,將推恩令的具體政策分散傳向全國上下,等到一個約定的日子,再一同頒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