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景充這邊推論當前政局的時候,熊午良帶著剛剛升官的一眾心腹,散朝之後,也聚在了一起。
景充猜的很準——熊午良不但心向變法,而且已經時刻準備好隨時推動了。
“今日緩兵之計,果然穩住了朝臣。”新任楚國左司馬樂毅微笑著,如是說道。
這緩兵之計,便是樂毅所獻。
按照熊午良原本的意思——老子現在手中有兵有將,正是應該強勢到底的時候,誰敢不從砍了便是。
何必跟他們彎彎繞繞?直接就是強推新政令!
最後關頭,卻被樂毅勸住!
樂毅曾經在燕國主持過變法,對其中涉及的利益糾葛之深,最有感觸——變法不動則已,一旦動起來,便是傷害了所有既得利益階層的蛋糕。
若這些人之中再有個不怕死的領頭的……
變法的困難,將成倍增加!
當初的燕國,位於如今的河北、遼東之地,在這個時代來說,都算是‘苦寒之地’,更兼變法之前經歷了‘子之之亂’和齊國的入侵,按理說世族力量不會太強——當初也險些掀翻了樂毅的變法。
而楚國呢?
別看經歷了司馬錯的狠狠削弱,卻也仍然是戰國之世,貴族實力最強悍的邦國!
家家戶戶有財政權、有私兵……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一旦真鬧將起來,即便如今的楚國貴族已經勢力大損……也能拉出個十萬八萬兵馬。
再加上楚國淮南平原的百萬難民這個巨大的定時炸彈……
平叛打仗,熊午良倒是不怕——但一定要在解決了難民問題之後!
所以,此刻還不能太過鐵腕了。
“啟稟主君——”召滑笑道:“眼下按左司馬的意思,已經暫且穩住了老貴族們。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難民風潮了。”
“只要及時料理好百萬難民,便可以不懼那些老世族,逐步開始推動變法!”
熊午良輕輕吐出一口氣——
千頭萬緒啊!
亟需解決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好在周邊鄰國要麼是友邦、要麼也被打殘廢了……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
景充備好了車馬,徑直前往昭雎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