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橫的問話,極其直接。
這也難怪——歷史上的楚頃襄王,本來就是個二愣子脾性。
真實歷史上,這貨在當太子的時候,幹出了當街攮死秦國大夫、直接導致秦楚盟約破裂的渾事兒;即位為王之後,也曾因為一時衝動發兵攻秦,導致了又一次動搖國本的大敗。
熊午良深吸一口氣——
楚國的內政,太繁雜、太多掣肘,三言兩語說不明白,也理不清頭緒。
當初楚國只是一個小癟三諸侯,經歷了無數代發展,吞併了南方的無數個小諸侯國甚至是山林中的原始部族,才發展成這個樣子。
楚國的歷代先王開疆擴土,當然功績不菲。
但是,他們當時開疆拓土的過程中,為了儘可能降低阻力,也給後世子孫留下了不小的隱患。
很多被吞併的小諸侯,楚人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消磨他們的抵抗心理,於是讓這些被征服者直接成為楚國的貴族,並且給他們保留了相當大的權力。
很多分封的貴族,就是這麼來的。
他們在自己的封地裡,不但有收稅、徵兵的權力,甚至還可以制定法律,與國中之國無異。
這幫封君只要按時繳稅、在楚王號召的時候領兵響應、對郢都保持起碼的尊敬——那麼郢都便無權剝奪他們的權力。
這還算好的——歷史上某些封君自以為強大,割據一方搞叛亂的事兒,也鬧出來過不少。
楚國,絕對是戰國之世內耗最嚴重的國家,沒有之一!
相對於老對手秦國那種王權至上的中央集權邦國,楚國更像是一個混亂的聯邦集合體。
綜上所述,單從國體上來說,楚國的政治環境便已經極其惡劣了。
更何況現在羋橫和自己也不是一條心——當初吳起在楚國搞變法,好歹還得到了楚悼王的全力支援。
好在經過司馬錯三十萬大軍的一番肆虐,楚國的貴族公卿整體實力已經大為削弱……不然熊午良真是無從下手了。
話說回來,哪怕是為了楚懷王,熊午良也要實踐前者臨終前‘獨霸天下’的宏願,否則現在真想撂挑子了!
既然躲無可躲……
面對一團亂麻,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熊午良面對羋橫的質問,面無表情地站起身來,拿起面前那柄平南劍,拔出鞘來。
羋橫彷彿被掐住了脖子,瞬間閉嘴!
群臣惶恐不安!
熊午良淡然:“先王賜我平南劍,劍在此處。”
“本侯無意王位,但舉國大權,今後當由我決斷。”